國慶長假即將來臨,近期市場熱點輪動較快,資金觀望情緒較高,兩市成交額也持續萎縮。在當前復雜市場環境下,機構調研的軌跡或預示著市場機會所在,其中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9月份以來的調研情況受到市場關注。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9月份以來,滬深兩市共有415家上市公司接待了包括基金公司、證券公司、海外機構、陽光私募、保險公司、QFII等在內的多類機構調研。其中,有37家公司月內獲得QFII走訪調研。
“機構調研說明投資機構有興趣,QFII投資比較側重于長期,而且側重往往聚焦趨勢向好的行業。其中,電子消費品在9月份-10月份發布較為集中,視為市場熱點。而‘雙節’假期又帶來消費品的階段性繁榮。”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
盤和林認為,“預計節后市場表現平穩,QFII可能隨著市場焦點關注上市公司,但是否值得配置還要關注上市公司估值,建議關注三季報業績超預期的優質品種。”
與此同時,沃隆創鑫基金經理黃界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海外疫情反復的擔憂使得部分資金在節前選擇離場避險,近期市場成交量較前期顯著下滑表明節前資金風險偏好降低,但是隨著小長假結束,外圍利空風險逐步釋放,前期離場的資金節后有望陸續返場,對于基本面過硬且疫情影響較低的行業有望率先反彈,對市場也將起到一定提振作用。”
具體來看,上述37家上市公司中,邁瑞醫療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家數居首,達到14家,衛寧健康緊隨其后,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家數也達6家,雙塔食品、利亞德、杭可科技、晶晨股份、寧波銀行、卓勝微、邁為股份、石基信息、德賽西威、洽洽食品等10家公司月內也均受到2家及以上QFII聯袂調研,包括甘源食品、金財互聯、海欣食品等在內的25家公司期間也獲得QFII的關注。
可以看到,盡管上述月內獲得QFII調研的37只個股股價表現分化較大,但仍有7只個股期間股價實現上漲。矩子科技(19.42%)、欣旺達(13.84%)、利亞德(13.81%)和石基信息(12.46%)等4只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居前,均逾10%。
在QFII積極調研的背景下,近期場內主流資金涌入部分QFII調研股。統計顯示,上述37只個股中,海康威視、寧波銀行、美的集團、欣旺達、石基信息等5只個股月內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34.25億元。
從行業角度來看,上述月內獲得QFII調研的37只個股主要扎堆在電子、食品飲料、計算機、機械設備等四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0只、6只、4只、4只。
黃界峰表示,“QFII月內積極調研的上市公司主要扎堆的電子、食品飲料、計算機、機械設備等行業基本上都處于行業景氣上升周期,半年報業績靚麗。尤其,電子、計算機等板塊經歷近兩個月的調整,多數龍頭品種估值均回歸合理區域,投資者可保持長期跟蹤,逢低布局,待到節后市場環境趨暖,相關龍頭股有望隨著其業績穩定增長而享受更高的估值溢價。”
表:9月份以來獲QFII調研的個股一覽
制表:任世碧
見習記者 任世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