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研究“情侶送禮”的博士畢業論文最近引發爭議,論文作者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8屆工商管理專業博士畢業生叢日飛。
這篇論文的標題是《情侶關系中禮物形象一致性的前因及其對禮物收送體驗的影響研究》,總計121頁。作者叢日飛稱,論文彌補了該領域研究中的三個空白點,一是發現送禮人和收禮人的依賴程度能夠反映相應的關系權力,二是探究了“禮物形象一致性”對感激度的影響,三,該文是“ 唯一一篇研究送禮人形象沖突給親密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 的論文。
這篇博士論文最近在社交網站引發了討論。一些網友認為論文無用,不理解一位博士為何要用如此長的篇幅研究這個課題。有網友表示,論文說的是最簡單的道理,卻在制造學術話語障礙。例如,論文結論稱,“如果收禮人具有低依賴程度,且他們之間的親密程度較低,送禮人應該最大程度投其所好,以避免使收禮人失望。但隨著關系越發親密和收禮人依賴程度的提高,送禮人可以不再謹小慎微,并可以嘗試進行適度的自我表達。”這段話簡言之就是,不熟時要送對方喜歡的東西,熟悉后可以隨便送禮物。
同時,也有網友對這篇論文表示支持,稱送禮研究確實是一類學術研究方向,不該用實用與否來衡量學術研究。
作者在“研究的實踐意義”部分指出,本文可指導禮物交換、啟發營銷策略。記者試圖聯系叢日飛博士,對方拒絕了采訪。
對此,中科大學術委員會一位工作人員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當師生的論文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被人舉報,學術委員會才會介入調查。學術委員會并不評價某一個人論文的好與壞,論文的審議與發表也不在學術委員會的職責內。(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