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擺地攤新聞頻上熱搜,自成都3月臨時放開地攤經濟之后,成都兩個月就業崗位增加逾10萬個。地攤經濟為疫情沖擊下的就業壓力舒了一口氣,各地紛紛效仿。近日地攤經濟的火熱,映射到股市中,地攤經濟概念股大漲,小商品城收獲三連板。
總理說:要保留地攤經濟,留給底層人民一絲溫暖,不要把地攤“一禁而之”。
在疫情沖擊下,保民生和保就業成為重中之重。
于是就有了在今年全國文明城市測評指標中,占道經營、流動市場、馬路市場,被明確要求不列為測評考核內容了。
看來地攤經濟是放開了,不僅能夠增加就業,還能促進經濟增長。
響應號召,各地政府紛紛鼓勵地攤經濟。
那么,地攤經濟能長久嗎?
1,地攤經濟能帶動企業發展
地攤經濟放開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擺地攤陣營。
擺地攤,首先我們要選定商品,然后進貨。進貨就要找商家或者企業,這樣會幫助企業增加更多的訂單。
企業訂單多了,就要恢復或者擴大生產線,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都出現停線、或者裁員現象。
企業要擴產就需要招人,間接的也增加了就業。
企業訂單多了,利潤自然也會增加。
2,地攤經濟可以暫緩就業困難
疫情沖擊下,很多企業都不好過,導致今年工作不好找。
就拿今年應屆畢業大學生來說,一季度需求人數同比下降16.77%,而求職人數卻大幅增加69.82%,就業情況不容樂觀。
其實應屆大學生群體往往是工作最容易找的。
疫情沖擊下,企業需求人數大幅下降,一些人可能面臨失業或者找工作困難,地攤經濟放開可以暫時解決此類困難。
沒有工作的可以去擺攤做點小生意,雖說擺攤投入小,成本低,但是也是有賺有虧。大家最好在做之前,先選好地點,然后定位好人群,再定商品。
擺地攤可以暫緩就業問題,如果生意做得好就接著做,小生意做好賺大錢呢。如果做得不好,可以邊做邊找工作。
3,地攤經濟可以刺激經濟增長
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全球疫情爆發的情況下,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外貿出口2002.8億美元,增長3.5%,出口出現正增長,相比前值-6.6%增速大幅增加。
不要看數據表現不錯,其實主要是消化前期訂單所致。在國際需求市場不振的情況下,出口并不容樂觀。
投資這塊,今年我國大力投資發展新基建。
其實,要快速提升國內經濟,主要還是要刺激消費。在刺激消費這塊,今年國家頻出政策。
地攤經濟,一般都是小商品為主,物美價廉,對消費的刺激欲望較大。
地攤經濟的放開,對于消費將會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進而會提升經濟增長。
4,地攤經濟放開可能會影響門店商戶及網店生意
地攤經濟的放開,擺地攤的多了。會與門店商戶,產生競爭。
由于商戶,有租金成本,地攤更凸顯價格優勢,這勢必會對門店商戶有一定的影響。
門店商戶受到地攤的沖擊,利潤會出現下降。這樣,購買商鋪的人也就少了。
地攤少的時候,一些小商品,我們一般都喜歡網購。現在地攤開放,我們賣小商品就比較方便,還不用承擔郵費,對網店可能也會有所影響。
5,地攤經濟會影響“市容”,擺地攤也不是都賺錢
以前就是因為影響城市整潔環境與秩序,地攤才被禁止的。
總理此前在記者會上說到,城市規劃和管理,不要一味追求“環境整潔”,而犧牲了許多小商鋪。
現在這也不納入考核文明城市的指標了。
就是說基本不存在這些問題了,但地攤多了,管理不好,是會影響“市容”的。
工商規則和秩序攤戶還是要遵守。
擺地攤有賺有賠,小本生意,做好也能賺大錢。但是做不好,也是會虧錢的。
比如說,你是賣杯子的,旁邊是賣女裝的,別人銷量好能賺到錢,你卻賣不出去。
這就是定位有問題,做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
地攤經濟火了,它可以增加就業,促進城市經濟增長,讓城市看起來更有活力。但是有利也有弊,疫情沖擊下,它放開了。等到經濟恢復到常態,就業穩定了,地攤經濟是不是又要熄火?它能否長久呢?值得我們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