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底以來,因拖欠房東租金及租客押金,青客公寓(QK.US,以下簡稱“青客”)頻頻被推上風口浪尖,近日更被傳出上??偛咳巳强?、公司倒閉的說法。4月16日晚間,青客公寓發聲,稱爭取3個月之內逐步恢復正常。另多家媒體報道,青客正將旗下各主要城市的部分房源轉交給建融家園,目前杭州已有5000間房源被成功“接盤”。
盡管作出爭取恢復正常的承諾,但目前多數房東仍執意與青客解約,直言并不信任青客。有業內人士指出,青客當下所面臨的危機,背后既有疫情的影響,亦有近年來其持續“以虧損換市場謀擴張”的原因。在頻繁爆雷的長租公寓行業,深陷資金危機漩渦已久的青客此次能否平安“渡劫”仍充滿問號。
建融家園已“接盤”青客部分房源
因房東與租客大規模的投訴與維權,去年底開始,青客公寓深陷輿論危機。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后,青客的生存境遇愈發雪上加霜。
3月以來,不少房東都收到了青客公寓“無法向房東如期繳納租金”的通知,一些租客退租后遲遲拿不到押金,且仍被迫向金融機構繳納“租金貸”。隨著事態的發展,房東集中到青客總部要求解約追討租金、租客要求退租的“擠兌”情況愈演愈烈。截至5月6日,黑貓投訴平臺顯示,青客公寓已有6279個投訴,位列黑榜周榜第3位,糾紛原因包括無法退款或無法解綁網貸、拖欠房東租金和水電費等。
今年4月,青客位于徐匯區的綠地中心、源創社聯合辦公等多個辦公地點被曝出租金連續兩月違約的消息。而前去青客總部維權的房東們發現,青客公寓位于徐匯區龍華中路596號的總部大樓已人去樓空,15樓部分會議室電腦、桌椅也被搬空。一時間,“青客已經倒閉跑路”的傳言甚囂塵上。
4月16日晚間,青客通過官方微信號聲明,稱公司一直在正常運營中,“正在通過多種途徑,加快恢復生產經營”,堅信“這次遇到的短暫的困難可以很快解決”。同時,青客表示一定會承擔起應付款項的支付責任,將會逐步處理解決與小部分房東、租客的合同糾紛,“爭取在3個月內逐步恢復正常”。
在上述聲明中,青客公寓并未透露具體的處理方式。不過,此前的4月15日,為能夠讓客戶就近聯系,表達訴求,青客在上海浦東、松江等區域設立了5個客戶接待點。但有房東稱,工作人員僅負責登記信息,不辦理任何業務。
另一個消息則顯示,青客正加緊“補血”。多家媒體報道,青客正將旗下各主要城市的部分房源轉交給建融家園(上海建信住房服務有限公司),后者是建行旗下的房屋租賃服務平臺,近期已接手了杭州約5000間房源?!度A夏時報》記者注意到,在“CCB建融家園”的官網上,青客公寓赫然位列“品牌公寓館”一欄。同時,在“CBB建青”APP上,不少房源被標注有“青客”字樣。
為確認上述信息的真實性,《華夏時報》記者向上海青客總部致電進行咨詢,接聽人員稱會將采訪提綱轉交給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仍未收到回音,記者以微信發送給青客品牌負責人的采訪提綱同樣沒有收到答復。
房東東創始人全靂向媒體分析指出,疫情導致青客資金流動性受到致命打擊,現在只能求助于政府和銀行。反觀建行本來就是青客債主,此時接盤青客順勢進入長租公寓領域;青客通過轉讓房源,短期內減虧,“實際上,青客虧損還是不斷在擴大,現金流越來越少。收取管理費也同樣面臨一個問題:過去每年都虧損三四億,規模減少之后,已有的房源、能產生現金流的公寓如何抵消虧損?” 全靂說。
盈利模式仍是行業短板
針對目前面對的窘境,青客在4月16日發布的聲明中解釋說,當前遇到的只是“短暫的困難”,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整個長租公寓行業都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青客也不例外。
但事實上,2019年11月才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有著“國內長租公寓第一股”稱號的青客并非因為疫情才陷入危機??梢哉f,疫情的出現只是加速了這場危機的顯現。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9年6月30日,成立7年的青客公寓累計虧損人民幣20.286億元,凈虧損3.73億元,2017年及2018年凈虧損分別為2.45億元、4.99億元,被業內稱為 “流血上市”。同時,公司負債率不斷攀升,2017-2019年分別為137.17%、143.82%和145.02%。此外,2017財年至2019年財年,青客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0.44億元、-1.17億元、-0.88億元,連續3個財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為負。
而上市之后,青客的股價也一路走低。截至北京時間5月6日,已經收盤的青客股價僅為12.6美元/股,總市值已降至6.03億美元,相比上市首日8.31億美元的市值縮水約27.4%,但相比3周前降至5.93億美元的市值有所“回血”。
糟糕的數據背后,則是青客一系列資本運作的隱患:一方面,與其他同行一樣,青客采取了業內普遍采用的“高進低出”運營模式。2019年底,上海逾千名房東陸續被青客通知要求調低租金或在未來的租期內每年減免一個月租金,就是因為青客認為這批房源存在“高進低出”、“收益倒掛”的情況,公司會虧損。
另一方面,青客在年報中披露,“租金貸”形成的預付租金收入是其流動負債的主要構成部分。截至2019年9月30日,青客與11家金融機構合作,有65.40%的租金使用租金貸支付,年利率在4.35%到8.60%之間的未償還本金為7.57億元,有16.50%的租客正在申請租金貸。但在2019財年,有48.40%的租客在預付款涵蓋的租賃期內終止合同,即使扣除了押金,青客公寓表示仍有可能沒有足夠的資金歸還所有未使用的租金。
而2019年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等6部門印發的《關于整頓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意見》規定, 住房租賃企業租金收入中,“租金貸”的占比不得超過30%,超過比例的應當于2022年底前調整到位,這也要求青客必須在2022年底找到穩定的規模資金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青客當下所面臨的困境,也是許多分散式長租公寓都無法避免的。最近2年間,僅在長三角市場,寓見、喔客、樂伽等多個長租公寓運營商都爆出運營問題,無奈倒閉,也令人們對于長租公寓所暴露出來的短板愈發重視。景暉智庫首席經濟學家胡景暉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長租公寓行業資金運作模式與國內目前資本市場的屬性不匹配,行業亟需立法監管以及建立更完善的行業運作準則。
眼下,青客這份承諾看起來沒能得到房東和租客們的大力支持。在《華夏時報》記者加入的近500人微信群中,多名房東正積極聯合起來尋求法律援助,而一些被“租金貸”套住的租客也因擔心信用受影響選擇維權。不過,亦有房東表示不希望青客倒閉,還是期待青客能平安“渡劫”,妥善解決問題。記者李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