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家住邯鄲市肥鄉區辛安鎮村村民唐海亭在當地勞動就業服務部門的牽線搭橋下,在村附近的河北盛卓建筑設備制造公司找到了一份心儀崗位。
唐海亭表示,過去自己常年在南方一家裝備制造業企業務工,受疫情影響,這些天正當發愁無法外出務工,家中的開銷沒有了著落的時候,就業部門及時給解決了工作崗位。“崗位和以前做的工作挺接近,收入也不少,心里干活也有勁了。”唐海亭說。
在幫助外出受阻務工人員到當地企業從事和原來務工單位相同崗位就業的同時,肥鄉區勞動就業服務部門還對短期內受阻、疫情過后需外出務工的人員,提供植樹造林、園林綠化、微工廠加工等臨時性崗位。
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東劉家寨村受阻務工人員曹素紅,是一家城市園林公司的綠化工人。因疫情受阻后,在當地就業服務部門的幫助下,曹素紅并沒有因為外出受阻影響到收入。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現在由于疫情期間,短時間內不能出去打工,現在就業局幫咱找的零活,讓咱暫時有工作,栽栽花草樹木,活也不沉,一天也不少掙,能掙百十塊錢,再也不擔心暫時錢的問題了。”曹素紅說。
為有效解決受阻務工人員無法返崗,肥鄉區勞動就業服務部門充分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區各機關、企業和全區265個村每家每戶的微信矩陣群作用,利用“區、鄉、村”三級網格化管理平臺,將轄區內每一名因疫情影響不能外出務工或者短期內不能外出務工人員的原來所從事的崗位、技能以及就業需求等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同時,根據本地企業的用工需求和季節性公益崗位設置,按照“因人找崗、因崗定人”雙向選擇模式,點對點安排受阻務工人員因技擇崗,按需就業、靈活就業。
河北盛卓建筑設備制造公司人事部經理郝獻偉表示,在疫情期間,公司新進了一批全自動化生產線,如果招新工人的話,就會因為培訓時間延長影響全年生產量,所以公司招了一批因疫情受阻,無法外出的熟練工,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完成全年生產任務量贏得時間。
邯鄲市肥鄉區勞動就業服務局局長趙志紅介紹說,截至目前,肥鄉區共發布本地就業崗位26000余個。其中,為受阻務工人員提供家就業崗位1265個,涉及裝備制造、電子科技、交通運輸、園林綠化、清潔保潔以及扶貧微工廠等13個行業。
“我們通過精準摸排,網格化管理,大數據分析,線上發布和點對點對接,解決了因受疫情影響受阻的務工人員就業問題,使其實現就近就地就業。同時,這些工人因為熟練工種和技能,他們來到企業后就能夠立即投入生產,能夠高質量勝任崗位需求,迅速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深受企業歡迎。”趙志紅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韓秉志 通訊員 張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