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流動性危機下,海外股市繼續下跌,A股也延續弱勢,各大指數均出現較為明顯的下跌。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供需逐步恢復的情況下,中國的股市相對于海外表現出較強的韌性。隨著美元流動性危機后期得到緩解,A股有望逐步企穩。
三因素決定全球金融市場企穩
美股自2月19日以來,一路殺跌。其間美股共發生4次熔斷,而此前美股歷史上僅有1次熔斷。美股本輪下跌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海外疫情發酵,二是OPEC+會議談崩,原油暴跌加劇全球金融市場恐慌,三是美元流動性危機。美股后續企穩也需重點關注這三大因素的改善。
從疫情來看,當前海外疫情仍在持續擴散。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5萬,死亡人數一周內增加一倍至約1.3萬。意大利疫情蔓延已達1個月,仍未看到好轉的跡象。美國疫情開始暴發,確診病例數僅次于中國和歐洲。海外疫情嚴峻,歐洲進一步收緊防疫行動,美國多州發布居家令,禁足人口約占全部人口的三分之一。疫情的防控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的負面沖擊。
原油方面,當前原油的價格已經跌至歷史低位水平,進一步殺跌的空間有限。
近期,全球資產遭到拋售,股市、商品、黃金、債券全數下跌,美元指數卻急速上漲,這正是美元流動性危機的反映。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經驗基礎上,美聯儲已經在對癥下藥,美聯儲已經將利率降至零附近,并開啟第四輪QE,并推出恢復商業票據融資機制(CPFF)、建立初級交易商信貸安排(PDCF)、美國緊急創設貨幣市場投資者融資工具(MMLF)等非常規流動性工具,緩解流動性危機。此外,美聯儲協同各主要央行,增強協調性央行互換安排,以保障美元流動性。借鑒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的經驗來看,當美元流動性危機將逐步得到緩釋的情況下,A股交易的核心邏輯將逐步轉回國內。
政策托底,A股具備企穩的條件
當前中國是全球唯一的安全之地,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目前,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已接近正常水平,上市公司復工率已經超過98%。從高頻數據來看,發電耗煤量和高爐開工率均在持續提升。此外,全國兩會對于穩增長的具體部署下達后,國內政策將進一步落地。在國內供需恢復以及逆周期性政策力度加大共同的推動下,國內經濟將在二季度有顯著的改善,A股基本面比較優勢下,在全球的配置價值凸顯。
A股抗風險能力強,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
當前美國正在經歷金融去杠桿的過程,而中國已經提前去杠桿、防范金融風險。證監會表示,當前國內股票市場的杠桿資金總量與2015年高峰時相比已經下降了80%,股權質押風險也有了顯著的下降,高比例質押上市公司數量較高峰時期已經下降了1/3。國內股市抗風險能力強,表現出較強的韌性。
此外,在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A股估值處于歷史低位水平。當前上證綜指的估值不到歷史20%的分位數水平。就三大期指而言,滬深300指數的估值僅為歷史20%左右的分位數水平,中證500指數不到歷史15%的分位數水平,上證50指數更低,僅為歷史10%的分位數水平。當前股息債息比創歷史新高,配置A股具有較強的安全邊際。
具體到操作層面,我們前期一直強調創業板已進入新一輪并購重組政策周期、新一輪產業周期、盈利向上周期三大周期共振向上階段,中小風格占優的行情將延續。此外,對應到期指,IC2009合約逾6%的貼水率保護下,配置的性價比更優。因此,我們建議待美元流動性危機解除時,具體可跟蹤美元不再進一步升值,IC2009合約可在4800點附近開始建倉。(作者單位:信達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