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28日舉行的“2018中國上市公司在德國融資與并購論壇”上,中歐國際交易所執行董事陳志勇表示,隨著青島海爾(600690)宣布發行D股,國內上市公司對D股關注度在增加,目前有很多企業感興趣。另外,有些企業可能還在等待青島海爾D股IPO項目落地,進一步觀察估值、流動性等情況。
中歐所D股市場是為中國境內發行人提供融資和上市服務的市場,是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歐盟監管市場的組成部分。發行人申請于中歐所D股市場上市,應與中歐所簽署上市協議。
本月初,中歐所發布《中歐所D股市場上市協議通用條款》,旨在完善中歐國際交易所D股市場制度建設,做好D股發行上市工作,明確中歐所D股市場的藍籌股市場定位。《通用條款》是中歐所D股市場上市協議的主體部分,它的發布,是中歐所推進D股市場制度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中歐所立足歐洲資本市場商業和法律環境,探索建立中國境內企業跨境融資平臺、建設離岸證券市場的一項重要嘗試。
D股IPO估值方面,陳志勇表示,以青島海爾為例,主要根據公司所處細分行業優勢、地位,與同行業相比;參考A股股價;公司盈利能力、增長潛力等因素,綜合考慮給出青島海爾的估值區間。
目前,青島海爾是中歐所D股市場“第一家吃螃蟹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已經獲得中國證監會批準發行D股的中國公司。
今年6月12日,青島海爾發布公告稱,公司于6月11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關于核準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核準公司發行不超過4.6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全部為普通股。本次發行完成后,公司可到中歐所D股市場上市。本次發行上市尚需取得德國證券監管部門及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最終批準。對此,中歐所于當日表示,這意味著中歐所D股市場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談及中國企業為什么要到D股市場發行上市,陳志勇認為是出于六個方面考慮:一是符合中國企業國際化戰略;二是在中國資本管制的情況下,可為海外有好標的并購,提供需要配套的融資服務;三是中國企業在D股市場上市以后,對未來的并購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四是法蘭克福市場再融資有比較大的特點;五是有助于提升中國企業在歐洲的知名度和品牌度;六是D股的發行上市、流程、成本等都是可控的。
此外,陳志勇介紹,中歐所是基于中德兩國的戰略合作,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德國交易所集團在法蘭克福設立的合資平臺,國內是兩個交易所占60%的股份,德交所占40%。這三家交易所各有特點,上交所是國內的藍籌股主要的市場,中金所主要是提供衍生品工具的市場,德交所是一個發達的市場,它的現貨和衍生品在全球交易所集團里面都占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