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信貸產品“花唄”、“借唄”在成為流行消費方式的同時,與之相關的“提額”、“套現”黑產業務也在滋生。近日,市民莎莎(化名)就因輕信“提額”宣傳,在微信上添加“業務人員”,相繼支付1580元手續費后,不僅花唄、借唄額度沒有任何變化,此前的轉款也未能退回。
南都記者搜索發現,在微信、QQ和豆瓣社交平臺上存在一些花唄、借唄“提額”、“套現”的宣傳,用戶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陷入騙局或卷入非法交易。對此,螞蟻金服相關工作人員提醒,用戶的花唄、借唄額度由智能系統綜合評估產生,任何個人和機構無法擅自調整額度,用戶應謹防“提額”詐騙。同時,用戶私自參與花唄非法套現,將對其在支付寶內的信用記錄產生損害。
輕信提額廣告
反被騙千余元
28歲的莎莎在廣州從事服裝批發生意,前不久她在微信朋友圈刷到一則“花唄、借唄提額提現”的廣告,稱“芝麻信用分500以上,開通螞蟻借唄,花唄、借唄提額,額度最低5000元-200000元,提現1000元一天只要5毛利息”。莎莎便添加了廣告中“業務人員”聯系方式。7月9日,對方通過其微信好友驗證,要求她發送支付寶芝麻信用積分、花唄借唄額度截圖,之后發來了一張“套餐額度及費用”的圖片。
圖片顯示,該項業務包括花唄、借唄兩大提額套餐,兩者提升額度分別以3000元和10000元為基準,依次分為7個等級,最多可提升至100000元以上。對應不同的提升額度,手續費則在380元至1580元之間。對方稱,經評估莎莎的花唄和借唄最多可提升至10萬元額度,合計繳納1580元手續費后可在30分鐘內完成提額,并且永久有效。
7月10日,莎莎按照“業務人員”的要求準備了兩部手機,一部用于登錄微信和對方保持聯系,一部用于登錄支付寶。“業務人員”首先要求她用登錄支付寶的手機掃描二維碼,以確認其手機支付寶在對方電腦上同步登錄,再在自己手機上退出支付寶。
莎莎照做后,對方稱辦理業務需先繳納380元定金,并發來付款二維碼。莎莎微信支付380元后,對方5分鐘后便發來一張以支付寶賬戶界面為背景的截圖,對話框內顯示“成功開通借唄額度10萬”。在對方催促下,莎莎再次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補交了1200元尾款。尾款到賬后,對方卻發來一張對話框截圖,內稱“由于系統檢測到該賬號是首次刷取,需要再充值2000元”,若不照做將會導致支付寶賬戶永久被封號。
見此,莎莎起了疑心,立即登錄支付寶查看花唄、借唄額度,才發現額度并無任何變化,于是要求對方退還1580元,并停止交易。對方則稱退款需系統審核,于7月30日后才可申請到賬。莎莎感覺被騙,再次要求立即退款,對方已沒了回應。而此時,除了“業務人員”在交談時留下的辦公地址,莎莎對其他信息一無所知。
根據對方提供的位于中華廣場辦公地址,南都記者到場后發現此處是阿里巴巴(中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前臺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并不處理和花唄、借唄相關事務。支付寶廣東分公司負責人周先生得知莎莎的遭遇后,明確表示“公司沒有這種操作,不可能通過收費的方式提高額度,也不可能通過微信平臺操作”。
南都記者在支付寶App“花粉小課堂”上注意到,公司明確提示“花唄暫不支持主動申請獲人工操作提升額度,任何聲稱能夠幫助您提升額度的機構和個人都是詐騙”。對此,莎莎稱其并不知情。
社交平臺多見
提額套現宣傳
南都記者搜索發現,在微信、QQ和豆瓣社交平臺上均有辦理花唄、借唄提額甚至套現的“業務人員”或相關內容。南都記者在微信中輸入“花唄提額”,檢索結果大多是增加支付寶使用頻率、搶特殊節日臨時額度等常見的“科普帖”,但也不乏傳授上傳虛假個人資料或購買商戶資料,通過點亮花唄13星或注冊虛假商戶用花唄掃碼支付,獨立完成花唄提額甚至套現的“教程”。
同時,南都記者在QQ找人中輸入“花唄提額”,顯示有10多個匹配用戶。記者隨機添加了幾名用戶,表明有“提額”需求后,對方均要求提供芝麻信用分、花唄截圖,并稱提額成功后才需繳納200-400元不等的手續費。操作過程中,有些“業務人員”發來二維碼要求記者掃描支付訂單,有些則直接要求記者提供支付寶賬號、密碼和身份證號。
就此,南都記者咨詢支付寶客服時,對方稱用戶主動提供支付寶賬戶、密碼和手機校驗碼存在極大安全風險,并且若因用戶主動提供以上相關信息而導致經濟損失,不在支付寶賠付范圍內。
此外,南都記者在QQ中也添加了辦理“花唄套現”的“業務人員”,對方同樣發來二維碼要求掃碼交易,繳納提現金額5%的手續費,收到費用后3分鐘內即可返現花唄金額。同時,在豆瓣小組中也存在以“花唄提現”、“花唄境外套現”等為題的帖子,帖子內則多留下辦理聯系方式或標明可通過豆郵“私聊”。在南都記者添加的聲稱可辦理“提額”、“套現”的QQ號中,也有部分號碼在經好友驗證時收到QQ系統提醒,“對方號碼近期已被他人舉報,請謹慎添加”。
回應
螞蟻金服:
無法人工提額
被騙用戶應報案
用戶使用花唄、借唄的額度究竟如何制定?額度調動是否可能通過人為操作控制?
南都記者查詢發現,支付寶App提供的《花唄合同》上顯示,“服務商將根據您的綜合狀況來核定您的授信額度;基于您的風險、還款能力、交易風險等因素的變化,服務商將不定期調整您的授信額度”。《借唄申請和授權協議》也提及,“授權人評估后會向您展示相應授信額度,基于您的風險、還款能力以及被授權人風控政策等因素的變化,而調整您的授信額度”。
螞蟻金服華南區相關工作人員徐周兵稱,花唄、借唄通過包含收入情況、消費習慣、履約能力等多維度因素的智能系統綜合研判,產生相應的用戶畫像,生成用戶的授信額度額度。同時,個人沒有權限調整用戶花唄和借唄的額度,用戶花唄、借唄額度發生改變,將會在支付寶App頁面收到通知。
面對利用“花唄”非法提額、套現及詐騙問題,徐周兵表示,依托螞蟻金服的風控體系,花唄建立了一套反套現、反詐騙體系,布下了三道防火墻:基于海量數據(26.140,-0.06,-0.23%)的智能風控大腦、反欺詐決策引擎以及合作伙伴的聯防聯控機制。他提醒,花唄、借唄提額被騙的用戶應及時向警方報案,如有需要公司也將配合警方協助調查,而私自參與花唄非法套現的用戶,因其行為本身違反相關規定,一經查實也將影響其在支付寶內的信用記錄。(記者張林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