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大熱并在朋友圈刷屏。醫治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進口藥格列寧竟然要4萬元/瓶,癌癥治療藥的昂貴對普通老百姓而言就是不能承受之重。片中的老年病患者感嘆得一個癌癥最后“把房子吃沒了,把親人拖垮了”,引發不少觀眾的強烈共鳴。沒有比這樣的場景,更讓人意識到購買醫療險和重疾險的重要性。
保險專家提醒,重大疾病和其它疾病不同,它具有醫療費用高、治療周期長的特點。購買重大疾病一般建議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醫療費用,保險消費者可以通過短期醫療險的組合來解決醫保報銷比例、報銷額度和報銷藥品的限制。二是收入補償,一般通過重疾險來解決。
部分乙類藥品和自費藥品無法通過醫保報銷
一旦罹患重疾,我們首先會想到醫保。醫保的重疾醫療報銷主要依賴于基本醫療保險和地方補充醫療保險,哪些藥屬于社保醫療報銷范疇可以在各個地方的社保局網站查詢。比如在深圳社保局的官網中,深圳市民通過“醫保藥品目錄查詢”可以查到“深圳市社會醫療保險藥品目錄”。
平安人壽深圳分公司業務主任葉福陵介紹,藥品中最主要的有三類:甲類、乙類、自費藥品,其中甲類在醫保報銷范圍之內,乙類藥品一般是個人和醫保共同分擔費用,自費藥品則全部由個人承擔了。
比如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使用比較常見的治療藥品有國產藥“格列衛甲磺酸伊馬替尼片”和進口藥“格尼可甲磺酸伊馬替尼膠囊”兩種,其中國產藥屬于醫保可報銷范疇,而進口藥屬于自費藥需要患者自付承擔費用。
葉福陵表示,醫保是解決醫療費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但醫保也有局限性:第一,醫保有一定的報銷比例,比如深圳醫保的報銷比例一般在90%(退休人員95%);第二,醫保有一定報銷額度的限制,比如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限額最高為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4倍。此外,根據社保繳費年限,有支付限額的設定。深圳的地方補充醫保雖然繳滿6年后不設上限,但6年以下最高只能報銷20萬元;第三,醫保不報銷自費藥。
重大疾病和其它疾病不同,它具有醫療費用高、治療周期長的特點,如果只依靠社保,對于普通患者來說,昂貴的醫療費用難以維持,因此需要商業保險來補充。
醫療險與重疾險可互為補充
購買重大疾病險一般建議考慮兩個方面:一是醫療費用,保險消費者可以通過短期醫療險的組合來解決社保報銷比例、報銷額度和報銷藥品的限制。二是收入補償,一般通過重疾險來解決。醫學上有個說法叫“五年康復期”,就是指一個重大疾病患者如果在五年之內沒有復發,這個患者未來發生重大疾病的概率就和正常人差不多了。因此,五年的安心靜養特別關鍵,很多人會被迫或者主動選擇不工作,幾年內因為不能工作帶來的收入損失就可以通過重疾險來獲得一次性補償。
“醫療險屬于實報實銷型,重點解決重疾治療中的醫療費用,重疾險屬于給付型保險,確診后一次性給付,解決安心靜養期間所帶來的收入損失以及后續的營養費、康復費等。”葉福陵說。
不同年齡段配置保險需求不同
保險專家指出,醫療險和重疾險原則上是越早規劃越劃算,而且不同人生階段配置健康險的側重點也應該不同。
剛工作階段,經濟不會太寬裕,但一定要補充醫療險,雖然是消費型保險,但費用便宜,一年幾百元對于一個都市白領而言并不是什么大問題;重疾險則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配置,如果沒有條件可以暫時不考慮。成家立業還沒有小孩的階段,這時候除了醫療險外,不能少了重疾險的配置,建議考慮基本額度的配置。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最大,因此醫療險、重疾險都必不可少,為了搭建一份牢固的家庭保障,建議至少配置一般額度的醫療險和重疾險。
退休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市面上多數醫療險和重疾險已經沒法購買,再加上身體條件不夠好,被保險公司責任免除或者拒保的可能性很大,因此,這個階段在配置健康險的時候要調整好心態,特別是針對保費高的現象,要理性對待。
重疾險的額度多少才合適
如果以一個一線城市的白領男士為例,醫療險和重疾險的額度多少比較合適?保險專家指出,健康險的配置與每個人的具體收支情況息息相關。
醫療險的配置相對簡單,目前市場上很多百萬住院醫療保險,一年幾百塊可以有效解決自費藥和報銷額度的問題。
重疾險方面,以一個單身白領為例,男,30歲,年收入20萬元,個人每月基本生活(衣食住行)開支6000元,父母退休每月基本生活開支3000元。對這位白領的重疾險配置有三個層次的建議:
一是基本額度36萬,主要考慮五年內不工作個人最基本的生活開支不受影響,6000元/月×12個月×5年=36萬元,即發生重大疾病,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36萬元,保證5年不工作,每月6000塊錢的基本生活開支不受影響;
二是一般額度43.2萬元,主要考慮家人的陪伴照顧緩解精神壓力,比如希望父母在身邊陪伴照顧至少2年,這兩年要考慮到父母的基本生活開支,3000元/月×12個月×2年=7.2萬元,再加上基本額度36萬共計43.2萬元,即發生重大疾病,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43.2萬元,其中36萬元保證5年不工作基本生活開支不受影響,7.2萬元買斷父母兩年的時間讓父母安心陪伴;
三是理想額度100萬元,就是5年年收入的總和,保險公司一次性給付100萬元,保證5年不工作,個人的生活品質不受影響。
“總的來說,這位男士購買重疾的最低額度不能低于基本額度36萬元,再根據具體支出情況有條件考慮一般額度43.2萬元和理想額度100萬元。”葉福陵說。
鏈接
購買醫療險和重疾險
有哪些認識誤區
誤區一 有醫保不需要購買醫療險
根據平安人壽深圳分公司的理賠數據,今年5月份該公司總共理賠了6392件,其中醫療險賠付5784件,占比高達90.5%。
保險專家提醒,醫保是最基礎的保險,但有不少限制,因此需要商業保險的醫療險來補充。保險保的是風險,風險發生的概率越高越應該優先配置,在所有的壽險中,建議優先配置醫療險和重疾險。
誤區二 年輕人發生重疾的可能性很小
從理賠數據來看,每個年齡段都有發生重疾風險的可能性,而且發生重疾的年齡正越來越年輕化。“我上面提到的5月理賠數據中,十大理賠案件的平均出險年齡是33歲。”葉福陵告訴記者。
這位保險專家建議,年輕的時候,身體條件好容易通過保險公司的核保,同時保費還比較便宜,因此,買重疾險越早規劃越好。
誤區三 重疾險沒有分紅不劃算
有的消費者會認為,重疾險是消費型保險,沒有任何分紅,每年動輒交好幾千甚至上萬,沒有回報不劃算。保險專家提醒,一旦罹患大病,醫療險和重疾險在關鍵時候能幫患者和家庭分擔巨大的經濟風險,避免讓家庭因病致窮。“健康險不是用來計算回報率的,它是風險轉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