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記者昨日發稿,滬深兩市共有112家公司披露了上周(6月25日至6月29日)的機構調研記錄。醫藥生物行業成為機構關注的重點,共有12家相關公司迎來機構調研,占比超過一成。
亞太藥業上周召開電話會議,吸引了多達56家機構參加,公司的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業務成為雙方交流的重點。亞太藥業方面表示,CRO業務的客戶主要是為國內各類醫藥企業,包括創新醫藥企業、研發機構及醫療機構等,從目前來看,業績情況比較樂觀。從今年新增訂單情況看,臨床業務比例會上升。臨床業務包括新藥的臨床研發,一致性評價的臨床業務以及上市后再評價的業務,其中,上市后再評價占到臨床業務的60%以上。
麗珠集團上周接待了20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東方證券資管、嘉實國際資管、泰康資管等多家知名機構。麗珠集團方面主要介紹公司微球業務的開展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微球是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為骨架材料包裹藥物形成供注射途徑給藥的微球制劑,該制劑可在幾周或幾個月時間內以一定速率釋放藥物以維持有效血藥濃度。目前公司現已有2個微球車間,計劃新建生產線還包括做植入劑、阿立哌唑的車間。生產車間均按照美國FDA的GMP標準進行設計,單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均在150萬支/年以上。
愛爾眼科上周接待了18家機構調研,其中包括嘉實、富國、工銀瑞信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方面介紹了海外項目的發展狀況,稱歐洲巴伐利亞眼科今年增長不錯,主要得益于歐洲經濟復蘇以及雙方團隊融合較好。通過雙方不斷交流,公司把歐洲很多先進技術移植到中國,如老化手術。目前愛爾做有限的國際化,對外擴張方式總體以自己新建為主,支持國內市場,穩步發展海外市場。
北大醫藥上周接待了高觀投資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等QFII的調研。公司方面在調研活動中表示,北大醫藥是北大醫療唯一的上市平臺。作為上市公司的大股東,北大醫療將繼續強有力呵護和支持上市公司的發展。北大醫療將繼續以上市公司為核心平臺,逐步開展相關的資本運作。未來北大醫療將密切關注資本市場的變化,在適當時機,在符合上市公司監管要求和上市公司全體股東利益的前提下,北大醫療不排除將優質醫療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除了上述公司之外,北陸藥業、海思科、正海生物等醫藥行業公司上周同樣接待了機構調研。(費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