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8月,眾安在線推出第一款“百萬醫療險”尊享e生,不到兩年時間,各家主流健康險公司相繼推出類似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已有超過30多個“百萬醫療險”產品,保費低至百元至數百元,保額則高達100萬、300萬、600萬,最高已飆升到1000萬。“百萬醫療險”是宣傳噱頭,還是創新型“爆款”產品,引發了業內討論。(6月10日中國新聞網)
專家指出,“百萬醫療險”是短期醫療保險,消費者面臨的最大風險是無法續保。但一些網絡平臺在“連續續保”和“保證續保”上混淆視聽。同時,在缺乏經驗數據和定價基礎情況下,通過提高賠償限額以增加產品的吸引力,實質上是一種促銷噱頭。特別是,這種百萬、千萬的超高保額,實際上根本不會發生。換言之,超高保額那部分,其實就是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安慰劑。正因為如此,銀保監會明確禁止“百萬醫療險”盲目設立高額給付限額,夸大產品功能。
可見,“百萬醫療險”誤導消費者,再證網絡保險亂象。一些保險公司偏離了保險本源和主業,有的以保險名義轉移風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平臺,虛構保險產品或保險項目,假借保險之名非法集資,或承諾高額回報引誘消費者出資;或冒用保險機構名義偽造保單,騙取消費者資金。
因此,網絡保險,不能成為監管盲區。首先,必須提高《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的執行力,規范網絡保險經營行為,促進網絡保險健康規范發展,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實行線上與線下監管標準一致,根據網絡保險的特性,對現有監管規則進行適當延伸和細化;特別是,強化市場退出管理,根據“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監管思路,通過明確列出禁止性行為的方式,強化保險機構和第三方網絡平臺的市場退出管理,為網絡保險業務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張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