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第47個世界環境日。我國將“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確立為今年環境日的主題。
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日益渴望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愿見清水綠岸、魚翔淺底,期盼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雖然,工業化發展給我們帶來的物質財富是豐厚的,一定意義上滿足了大家多方面的生活需求,但工業化發展給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工業化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已經到了不改善不治理不行的地步了,改善生態和環境已經成為全人類的共識。
為解決好這些問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選對措施是關鍵。當前,進一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應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健全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頒布了《環境法》、《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等一系列的法律,但是由于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法律制度起步晚,立法水平有限,相關法律制度急待完善。
二、健全機制,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健康發展。
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和改善生態環境的環境經濟的微觀經濟政策,建立有償使用自然資源和治理恢復生態環境的生態補償制度,促進并保證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與資源開發利用同步發展。
三、大力開展生態保護宣傳教育,努力營造生態環境保護的輿論氛圍,牢固樹立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組織開展多途徑的生態環境保護教育,是生態縣環境持續友好的根基,應根據不同的受教對象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所以,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才能為我國人民的生產生活創造一個天藍、地綠、水凈的良好生態環境。(Y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