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記者獲悉,繼去年12月和今年5月相繼約談三星、美光后,中國反壟斷機構啟動了對于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企業的調查,內容可能涉及三家廠商在近年來DRAM(內存)市場的價格飛漲以及業界反映的產品搭售問題。
據了解,中國反壟斷機構派出多個工作小組,分別對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公司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襲調查”和現場取證,標志著中國反壟斷機構正式對三家企業展開立案調查。
自2016年三季度進入漲價通道后,存儲芯片的漲價持續至今,已接近兩年。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存儲芯片消費國,2017年,中國進口存儲芯片889.21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39.56%。
根據有關數據,2017財年,美光、三星、海力士三家公司的半導體業務在中國營收分別為103.88億美元、253.86億美元、89.08億美元,總計446.8億美元,同比2016財年的321億美元增長39.16%。2018年一季度,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廠商在DRAM產業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44.9%、27.9%及22.6%,合計共占有95.4%的市占率。業內人士指出,就目前三家DRAM廠商獨占市場的局面下,DRAM市場價格上揚的態勢還將進一步持續。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壟斷行為在寡頭壟斷行業屬于常見市場行為。2005-2006年間,美國司法部曾裁定三星、海力士、英飛凌、爾必達、美光在1999-2002年間存在價格壟斷行為,對前四家公司處以總計7.29億美元罰款,美光因率先認罪并協助調查而免于處罰。7.29億美元罰款中,三星的銷售處罰為2.4億美元,占該公司在1999-2002年美國12億美元銷售額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