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螞蟻金服在杭州發布“定損寶”2.0版。這一國內首個車險圖像定損的AI(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出一年后正式升級,包括將圖像識別升級成準確率更高的視頻識別以及開放技術平臺,這意味著未來車主可遠程實現無門檻自助定損。
有意思的是,螞蟻金服副總裁、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在現場預言,未來有一天“定損寶”可能會被取代。這一預判基于物聯網、傳感技術等科技帶來的智能化變革,將導致國內車險商業模式徹底重構。
車主可無門檻自助定損
去年6月,螞蟻金服為車險行業定制上線了“定損寶”,這是圖像定損技術首次在車險領域實現的一款商業應用。“定損寶”將過去由人工肉眼判定車損的環節升級成用人工智能做標準化統一定損,時間更短、準確率更高。
據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副總裁李冠如透露,不到一年,“定損寶”已為太平、大地、陽光、安盛天平等多家財險公司提供定損及定價調用服務超過千萬次,共計節省定損人員工作量超75萬個小時,同時為行業節省案例處理成本超過10億元,減少理賠滲透約10億元。
但螞蟻金服深諳,要真正提升用戶的查勘定損體驗,最好是車主隨手拍照就能實現定損,人人都能成為定損員。基于此,“定損寶”2.0版應運而生,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定損寶”的使用人群從定損員擴展至普通車主。
業內人士認為,“定損寶”2.0版升級的意義在于:由于視頻相較于圖片而言,反饋給機器分析的綜合信息量更大,可使“定損寶”的準確率呈幾何式提高,再加上使用群體從專業定損員擴大至普通車主后,會讓車險理賠環節徹底地擠掉原本缺乏標準、難以判斷的“水分”,更高效幫助保險公司減少理賠滲漏的比例。
科技顛覆車險商業模式
在升級“定損寶”的同時,在科技創新上不斷探索的螞蟻金服,昨日還拋出了“五年內車險商業模式將重構”、“未來車險保費或許連現在一半都不到”等預言。
之所以預判未來車險商業模式會重構,主要源于物聯網、傳感技術等科技帶來的智能化變革。尹銘解釋說,所謂的智能化變革是指,AI、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在傳感等汽車后裝設備的普及應用。而這些后裝設備的升級,將減少各類車輛事故的發生率,一旦風險環境發生變化,與之相掛鉤的車險定價及理賠模式也將隨之重構。
具體來看,科技變革將為車險市場帶來以下三大重構趨勢。尹銘進一步分析說,第一是定價的重構。因技術的進步,未來車險定價將更加精準,還能實現實時、碎片化的定價,同時未來如普遍轉為自動駕駛后,車險理賠成本和保費成本將同時降低,這可能會使交強險的買單者從C端(車主)轉向B端(汽車廠商)。
第二是風險因子的重構。未來車險不只是事后補償,而是運用各類科技技術更重視事前防范,即找到對出行風險有影響的關鍵場景和關鍵行為,精準和適時地為車主提示風險。比如,能夠通過科技技術獲取準確的位置信息、線路情況、天氣狀況、道路實時情況等,精準和合理地識別用戶風險,從而提供實時動態的車險服務。
第三是理賠的重構。車輛傳感設備等物聯網技術的創新,將極大地簡化事故后車輛損失數據的收集過程,帶來理賠的極致體驗。免現場查勘、免付款維修,未來車主可能根本不會感知到定損理賠的環節。這背后則是基于大數據、AI和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
那么,在經歷市場重構后,未來的車險究竟“長”什么樣?根據螞蟻金服預判,比如,車輛行駛次數與時間不同、同樣次數但不同路況行程、同樣行程但駕駛習慣不同等因素,都將導致不一樣的車險定價。對于選擇更安全路況、駕駛行為持續良好的車主,應享受到更公平、更低保費的鼓勵。
尹銘說:“未來,你的車險保費或許連現在的一半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