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2018年保險業將持續加強銷售誤導和理賠難治理工作,針對互聯網銷售渠道投訴集中快速增長、創新型險種投訴呈現突發高發等新問題新特點,將進一步壓實保險公司主體責任,并完善新型業態監管規則。
據上證報12日消息,2017年,保險消費投訴數量增長平穩,且涉嫌違法違規投訴情況有所改善。然而,隨著科技手段應用不斷深入,來自互聯網保險等新興業態投訴快速增長,保險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面臨新挑戰。記者獲悉的一組行業數據顯示,2017年,監管機構共接收保險業互聯網銷售渠道投訴4303件,較2016年同期增長52.64%,互聯網渠道的投訴呈現出集中度較高的特點。此外,隨著金融業務創新和保險業快速發展,針對創新型險種的投訴逐漸增多。
針對這些新問題,今年監管部門將多措并舉,壓實保險公司主體責任,強化外部監管。同時,加強消費者教育與風險提示,形成內外合力。
首先,推動落實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從源頭上防范和減少銷售誤導;加大對銷售違規行為的現場檢查和處罰力度,嚴查虛假宣傳、不如實告知、隱瞞重要保單信息等誤導問題,對相關違法違規問題從嚴從重處罰。
其次,有針對性地開展督導檢查,重點檢查保險公司理賠制度流程的執行情況,對理賠投訴較多、消費者反映強烈的公司進行問責,查處理賠過程中的違規行為。
為壓實主體責任,監管部門將強化督促消保制度落實執行,加強對重點保險公司投訴處理制度建設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避免保險公司建章立制和制度落實“兩張皮”。同時,加強投訴處理考核評價,針對投訴考評成績較差的保險公司采取集中或分別監管談話,督促改進投訴處理工作。
此外,完善新型業態監管規則。探索在《互聯網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基礎上,修訂完善互聯網保險監管規則,進一步明確互聯網保險產品開發、宣傳銷售、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等方面的監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