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
兩涉案男子被以尋釁滋事拘留15日
此次紫金山擺拍事件發生后,南京警方高度重視,迅速開展調查,于2月22日晚分別在四川達州、江蘇句容將涉案違法行為人唐某、宗某抓獲。在唐某家中,警方發現了其收藏的一些仿二戰的軍用品,主要是頭盔和帽子。唐某稱,當天拍照的衣服是向宗某借來的。目前,警方依法對涉案違法行為人唐某、宗某分別予以行政拘留15日。
經查,唐某(男,25歲,四川達州人,達州市某公司職工)、宗某(男,22歲,南京市某公司職工)事前商議,約定2018年春節假期到南京選擇戰爭遺址,身著網上購買的仿制二戰期間日本軍服和“裝備”拍照。
2月19日上午,兩人來到南京紫金山邵家山(西山)的一處抗戰碉堡遺址前,換上仿制的二戰時期不同款式日本軍服和“裝備”,用三腳架固定相機拍攝照片,后上傳至QQ群并被多人轉發。
唐某、宗某為尋求刺激,明知邵家山(西山)這座碉堡是抗戰遺址,仍身著仿制二戰時期日本軍服拍照合影,在互聯網上傳照片,嚴重褻瀆民族感情,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在警方的教育下,唐某、宗某對自己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并表示反省、悔過。唐某、宗某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因構成尋釁滋事被南京玄武公安分局依法分別予以行政拘留15日。
在此,警方鄭重提示,公民個人的行為切莫挑戰國家與民族的尊嚴,在公共場所和公共網絡空間的一切行為都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線。
再揭“精日”老底
疑似“水軍”質疑爆料者炒作
連續兩次曝光“精日”(網上指精神上把自己視同為日本人的人群,編者注)不當行為的網友“@上帝之鷹_5zn”在接受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說,這兩次曝光行為都使他遭到了威脅,但這一次的威脅沒有上一次那么明目張膽了。“他們出動大量水軍在我微博下面留言,污蔑我炒作,甚至污蔑我就是參與者之一,還質疑為何每次都是我爆料。”
“@上帝之鷹_5zn”用前天11:12發布的一條微博回擊了質疑:
“為什么我要冒著被指責炒作,被人肉,甚至現實中被報復的風險,一而再再而三地揭發這些丑行?答案很簡單”。
在這條文字下面,“@上帝之鷹_5zn”配了一張圖,一對青年男女攜手在風景如畫的湖邊駐足,在他們腳下,一大群士兵肩扛手托著土地,士兵們身邊是端著槍浴血奮戰的戰友,更多的士兵則犧牲在染得通紅的血水里,畫面上下兩部分的反差令人印象極其深刻。
“那張圖片已經表明了我的全部態度,我們今天享受的幸福時光,是烈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你可以不知道他們,不紀念他們,甚至不喜歡他們,但絕不能褻瀆侮辱他們,更不能看著他們被褻瀆侮辱而無動于衷,那是忘恩負義。” 在微博私信中,“@上帝之鷹_5zn”給紫牛新聞記者發來這樣一段話。
他們還曾在成都有過類似丑行
其他網友也通過自己掌握的信息揭露了“精日”的不當行為。微博網友“@經略幽燕我童貫”發布帖文《我們的報告——南京紫金山日軍軍服事件起底》稱,此次在紫金山穿日軍軍裝的人與上次“四行倉庫日軍軍服門事件”中的幾個參與者,都是一個圈子的人員,大多互相認識,有些人關系還相當密切。
“例如,這次事件中的重要關聯者(疑似參與者)之一的唐某,就與‘四行倉庫日軍軍服門事件’中沒有直接出場、但密切參與了聚會和其他活動的楊某相識。目前網絡上傳播的紫金山上的照片,是由這個唐某發布的。唐、楊兩人,就是2015年4月7日成都動漫CD展上,穿日軍軍服大鬧現場的核心人員。”
“@經略幽燕我童貫”介紹,當天由楊某帶隊的十數人穿著各式侵華日軍軍服意圖進入動漫CD展現場。他們一邊口呼“大東亞共榮”等軍國主義口號,一邊將此類口號書寫在展覽板上。直到他們認為炫耀和宣傳的目的已經達到,才離開現場。
紫牛新聞記者向警方求證后獲悉,唐某當年確實去了成都動漫展,但并未參與鬧事。
法律界觀點
處罰有理有據
建議專門立法
前有“夜襲”上海四行倉庫,現有紫金山抗戰遺跡前擺拍,對于此類褻瀆民族感情的“精日”行為,絕大多數網友持譴責態度,但仍有一些人甚至是網絡大V還認為是小題大作,將此看作“個人自由”,稱法律沒有明文禁止,進而質疑警方的處罰是否有法律依據。
對此,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金輝律師認為,警方的處罰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中的最后一個條款中的“其他尋釁滋事行為”。上述行為違背社會公德、漠視民族情感,且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反感,警方的法律依據完全沒有問題。當然,這個條款是一個兜底條款,兜底條款是法律文本中常見的法律表述,主要是為了防止法律的不周嚴性,以及社會情勢的變遷性。
金輝表示,兜底條款畢竟是比較抽象的原則性規定,鑒于這樣的事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發生,最好還是應該有專門的立法細化,比如從行為的次數、場所、方式、時機、擴散程度以及主觀等方面進行細化的規定,界定違法和一般違反公序良俗之間的邊界,這樣也能起到更好的警示和震懾作用。比如,德國法律就規定,任何公開場合宣傳、不承認或淡化納粹屠殺猶太人者,都會因為觸犯“煽動種族仇恨罪”,按照法律,最高可獲刑五年。紫牛新聞記者 羅雙江 通訊員 楊維斌 實習生 李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