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
長期服用“聰明藥”會導致神經過敏、頭疼等癥狀
一位三甲綜合性醫院的神經科醫生告訴北青報記者,確實有不少白領、考生家長到醫院要求開利他林、莫達非尼這類“聰明藥”,但醫院一般不輕易開這類藥。
“因為這些藥都是處方藥,必須要通過醫生的處方才能拿到,個人是無法在藥店購買的。而且,開藥時醫生必須要下診斷,而此類藥物多為用于治療抑郁癥等。”醫生解釋稱。
這種藥是否真的會使人變聰明,有無副作用?醫生表示,目前并沒有有力的研究能證明吃了這類藥物會變聰明,更多的是適用于相關疾病的治療。“莫達非尼是一種抗抑郁的藥物,哌甲酯(利他林)是中樞興奮藥。正常人短期服用是沒有什么影響的,但是一旦長期服用這兩種藥物就會出現神經過敏、焦慮、頭疼、失眠等癥狀,甚至更嚴重的會出現神經錯亂的情況。”醫生提醒稱。
律師
未取得相關審批 商家售賣“聰明藥”或受處罰
北青報記者詢問一家售賣“聰明藥”的商戶,是否獲得食藥監部門相關審批,商家明確表示沒有。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告訴北青報記者,“我國嚴禁個人或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的企業銷售藥品。否則將面臨依法取締,沒收違法銷售藥品及違法所得,并處違法銷售的藥品貨值金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罰款的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將構成犯罪。”
韓驍解釋,依據《藥品管理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未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生產、經營藥品的,依法予以取締,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和違法所得,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的藥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藥品)貨值金額兩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外,韓驍補充,《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場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