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粽子賣到小超市便利店
這些粽子究竟會銷往何處?記者在隨后的暗訪中發現,這樣沒有商標、生產廠家、主打“自家制作”的粽子在早市和便民小超市里隨處可見,一般每只在八九毛到一塊錢之間。
“我們家的粽子味道可好了,很多回頭客,來一袋唄,五塊錢六個。”昨天下午,在月壇附近的一處街邊,一位銷售粽子的游商向路人推銷說,“和超市里賣的一樣,都是家里人自己包的。”當有打算購買的市民說沒有看到粽子上的商標,詢問是不是三無產品時,商販撇了撇嘴,“反正賣了這些天,也沒見誰吃了拉了肚子。”
正說著,接到市民舉報的西城城管趕到現場,對游商的三輪車進行了查扣,并將商販帶回到隊里接受調查。商販承認,她的粽子是從一個位于西南四環的“大棚”里拉出來賣的,“主要給一些小超市和小便利店送貨,剩下一些我才順道兒在街邊賣。這粽子真的吃起來沒啥問題。”
今天上午,西城城管在官園附近的早市執法時,又發現了一名推著平板三輪售賣粽子的小販,并將其帶回隊里調查。小販也說,這些粽子是從西南四環的一個大棚拉來的,“我每次拉一車也就千八百個粽子,每個成本五毛錢,一般我賣一塊錢一個或者五塊錢六個。他們那包的粽子銷路不用愁,基本早上四點多就有三輪車去拉貨了。”
通過對這名游商的問詢,基本可以確定她的粽子就是來自建新路的那家大棚黑粽子加工點。而根據她提供的數字,這家窩點每天加工制售的粽子數量達到五六千個。
針對端午節前無照商販尤其是售賣粽子的游商增多的情況,我們已經加大了上街的查處力度”,西城城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還會聯合相關部門一起對發現的線索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