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始建于1896年的交通大學2016年4月8日將迎來120歲生日。今年兩岸五所交大(北京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臺灣新竹交通大學)將首次共慶120周年。近日,上海交通大學官方微信發布了一組不同時期交大學生的珍貴老照片,今昔對比的照片,驚艷了時光,記錄了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的青春歲月。
這是一次和交大歷史上的學長學姐一起完成的旅程。1937年她們曾在老圖書館門口以一張旗袍合影驚艷于世,1980年他們曾在新上院前穿著白襯衫留念青春。時光如梭,交大人走過一代又一代,今天,我們又來到照片中的地點,與他們擺出相同的姿勢、表情,體味他們當年的心情。
1927年交大開始招收第一批女學生,這在當時是轟動一時的新鮮事。1931年第一屆交大女畢業生,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70年后,老圖書館前的石柱、臺階依舊沒變,再次感受當年的驚艷。
自習,讀詩,單純的學生時代最令人回味的時刻。
校門前的合影,友情的記錄。
新上院依舊在,穿著白襯衣的學長哪里去了?
歷史上的棒球隊VS今日交大棒球隊
歷史上的交大“黑鷹籃球隊”VS今日交大籃球隊
1909年校足球隊與今日交大足球隊
古老的校門閃耀著青春的光輝,走出校門,是一整個等待你們探索的世界!
中院,建成于清光緒二十五年(即公元1899年)夏,西式建筑風格,是交大校園內現存最早的建筑物。
圖為盛宣懷(前排右四)、監院福開森(前排右三)等在南洋公學合影。
老圖書館,1919年建成,是上海圖書館界高雅文化象征的標志性建筑。該樓為三層樓洋房,既有代表著西方古典主義的羅馬科林斯柱式(corinth )風格的表現,也有巴洛克(Baroque)建筑的細部雕刻、山花及對比色彩的運用。現位于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內。
交通大學1937屆畢業女生在老圖書館前合影
體育館,建成于1925年,是全國高校建立最早的體育館之一。底層有小型游泳池、浴室、辦公室及乒乓球室;二層內有室內籃球場,南部有小型舞臺,可供演出和集會用;三層為室內跑道,亦可作為觀賞球賽的看臺。現位于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內。
執信西齋由范文照先生設計,1930年建成,為紀念1920年英勇就義的資產階級民主戰士朱執信先生,遂改名為執信西齋。1932年,宋慶齡、何香凝曾為救治“一二八事變”中的傷兵,在執信西齋建立了一個臨時傷兵醫院。著名烈士穆漢祥、史霄雯曾在此樓住宿過。今位于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
錢學森(后排左一)與北師大附中考入交大的學子合影。
恭綽館,1933年落成,后改名為工程館。著名校友錢學森、張光斗等在此樓內聽過課,現位于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內。
新上院建成于1954年,是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是徐匯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之一,2004年被列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筑。圖為1980年代交大學生在新上院前的合影。
徐匯校區校門,古老的校門閃耀著青春的光輝
上院初,下院暮,仰思百年菁菁路,留園玉蘭顧;東川渡,劍川宿,櫻花蓁蓁怡情駐,飲水思源處。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