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來的抗戰時期航空炮彈。 中國新聞網 圖
經過1個月的論證和排爆方案設計,轉移周邊500多名居民,浙江嘉興市警方排爆人員日前在嘉善縣天凝鎮南星村挖出一枚抗戰期間遺留的航空炮彈。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枚炮彈21年前曾被村民蔣某挖出過,之后又將它埋在自家門口。
1994年,蔣某為了墊高自家門前的場地,雇人在附近的河里挖淤泥。當一車淤泥運到門前,發現其中有一枚炮彈,他讓挖泥工人把炮彈扔回河里,遭到了拒絕。隨后,蔣某將炮彈埋在原地,上面覆蓋了厚厚的淤泥,再用混凝土鋪平。
今年,村里要修村道,規劃的線路經過蔣家門口。
10月20日,看到挖掘機準備在家門口作業,66歲的蔣某攔住了工人,說下面有炸彈,施工人員隨即報警。
當日,嘉興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攜帶金屬探測儀趕到現場,經檢測證實地下有不明金屬物。
“當年挖出炮彈以后,所有人都不敢動。那時沒有電話,派出所又不在村里,我感覺應該不會出問題,就把它埋了起來。村里要修路,我才想起地下還有顆炮彈,就攔住了施工隊。”23日,蔣某告訴澎湃新聞。
經過對現場環境的踏勘以及省內爆破專家論證,11月中旬,排爆工作的《安全施工方案》、《安保工作方案》制定。20日,警方抽調100多名警力,在現場以200米為半徑設立警戒區,附近117戶居民計525人撤離。當天中午,排爆人員在地下2米處挖出一枚長34厘米、直徑10厘米的炮彈;經蔣某指認,就是當年埋下的。綜合發現年代、銹蝕程度等,警方鑒定這是一枚抗戰時期的航空炮彈。
嘉善縣公安局公共關系科人士告訴澎湃新聞:“整件事情的處置成本很高,所幸沒有造成嚴重后果。蔣某法律意識淡薄,發現炮彈后私自處置,但在施工前能主動告知警方,我們已對他進行了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