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說,這樣的陽臺采光太差 現代快報記者 孫玉春 攝
朱女士于2014年底購買了南京和燕路東井亭附近復地新都國際的一套期房,去年9月,她發現,這套位于頂樓11層的住房,陽臺有嚴重缺陷。陽臺的外立面被隔成了八扇窗戶,只有兩扇是能外開的氣窗,“這不像陽臺,像鳥籠子!”而與她有類似遭遇的還有11位業主,據他們稱,當初買房時都沒有被告知這一情況。
探訪
為了凹造型,頂樓陽臺受影響
3月4日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復地新都國際三期公寓,21幢、23幢的頂樓共12戶人家,都有同樣的問題。
從樓下看,這兩幢樓每個單元頂部都有一個相當于兩層樓高度的奇特造型,看起來很像變形金剛的臉部。而據業主介紹,每一個變形金剛臉部的后面就是兩戶相鄰人家的陽臺。
“這個構造的上半部分是空的,延伸到樓頂平臺,下半部分就是我家,變形金剛的臉就是陽臺的外立面,實際上封住了陽臺。”住在21幢1單元的馬先生介紹,這完全不是開放性的陽臺,光中間一堵直上直下的墻體,就使得采光效果大大減弱,而且為了“凹造型”,導致窗戶被很多線條分隔開,一共有八扇大大小小的窗戶。更坑人的是,其中只有兩扇窗戶能夠往外推開30厘米左右。
馬先生說,這樣的陽臺見所未見,買房的好心情一下子都沒了。
業主
買房時,沒有被告知有缺陷
據了解,業主們大多是2014年11月、12月買房的,當時房屋還沒建好。那么這個特殊的陽臺結構,業主當初了解嗎?
“沒有人專門介紹過。”朱女士拿出商品房預售合同,在戶型圖那一頁,注意事項中專門提到了一層外墻、二層局部外墻有干掛石材飾面,對陽臺、窗邊略有影響,2、10、11層外墻造型線條凸出外墻400到600毫米,對相關戶型略有影響,但戶型圖沒有直接提到對11層陽臺的影響。
業主稱,說明中提到11層的,是外墻腰線,這個影響的確不大。但不提陽臺有墻且封閉的問題,令人費解。“買房時,售樓小姐沒有專門講過這一塊,否則我們肯定要考慮啊。說不定就不買了。”朱女士說,他們覺得,售樓人員為了賣房,故意隱瞞了這一重要缺陷。
記者了解到,復地新都國際三期一共有9幢樓,只有21幢、23幢是小高層,其他都是高層。小區風格一致,其他幾棟樓頂部也是這種造型。
不過其他幾棟樓都是大戶型,頂樓是躍層,陽臺位于底下一層,不受影響。
開發商
改外立面,需要全體業主投票
據了解,業主們就這一問題已經和開發商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交涉多次,但至今沒有結果。
業主們要求恢復成正常的陽臺,開發商提出將陽臺外立面被墻分隔的較寬一側,下面的三扇窗戶改造成整體的推拉窗。
這個方案業主沒有接受,認為變動不大。業主希望能夠將隔墻去除,至少要將中上部分去除,然后將兩側都改造成推拉窗。開發商表示,因為改動較大,很難操作。
3月4日,記者在小區內看到,很多拿房的業主已經開始裝修,只有頂樓的12戶基本上沒有開工。
“開發商不同意我們的建議,說這樣會大大改動樓房的整體外觀造型,需要更改規劃了。”而且開發商提出,如果要更改某兩幢樓的外立面造型規劃,必須由小區全體業主投票表決,有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才可以向規劃局申請變更規劃。
專家
進行一些可行的改造或者索賠
3月4日,記者來到開發商下屬的復地新都國際項目部,不過公司方面表示具體經辦人員不在,對此事希望擇期再與業主商談。
業主表示,他們考慮過訴訟,但覺得很費事,而且買房已經一年多,證據也很難收集。
昨天,記者咨詢了一位建筑設計專家,他稱以前沒有見過設計成這樣的陽臺。“按常理說,設計機構肯定知道這個情況,跟開發商也有過交流。所以這應該是開發商的問題。”他懷疑,原來可能是設計成頂躍的戶型,后來被私自改動了。但這需要業主進一步追問和查詢。
他認為,頂樓位置高,改造很麻煩而且危險,其他業主未必同意。在這種情況下,頂樓業主只能盡量讓開發商進行一些可行的改造,不行的話可以向開發商索賠。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