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9日訊
隨著房貸首付比例下調、公積金利率上調、房產交易契稅營業稅減免等一系列“政策紅包”逐步落地,春節后樓市出現一波“加速回暖”行情。近期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大漲,南京、蘇州、杭州等二線城市蠢蠢欲動,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多地出現排隊買房情況。
27日,位于杭州城東的樓盤楊柳郡迎來二期首批房源開盤,388套房吸引了客戶超1400組、約3000人到場,最終在正式搖號開盤2小時后宣告售完,成為杭州樓市猴年首個“半日光”樓盤。
這樣的熱銷場面同樣在上海出現。在上海某均價達每平方米8萬元的高端樓盤,352套“千萬豪宅”開盤當天被搶光。深圳、南京等熱門城市也出現“裹棉被排隊”的“漏夜搶房”景象。
此外,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1月份房價同比上漲城市數量增至25個,占比超30%,漲幅最高的仍是領漲全國房價14個月的深圳,同比上漲52.7%,上海和北京分別以21.4%和11.3%的漲幅緊隨其后。
任澤平:一線房價大漲加速趕頂
國泰君安任澤平團隊發文稱,近期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房價大漲,南京、蘇州、杭州等二線城市蠢蠢欲動,房市正呈加速趕頂跡象,2016年需警惕房市重蹈2015股市和1991年日本泡沫崩潰覆轍。十次危機九次地產,地產泡沫過高將降低一國實體經濟競爭力,地產泡沫崩潰將引發嚴重的金融和經濟危機。
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2.51萬億元,社融3.42萬億元,M214%,大超預期,部分受早放早受益、穩增長、去美元債務等因素影響,但很大程度上可能歸因于龐氏債務滾雪球和一線核心二線城市房市泡沫。
2014年本輪貨幣寬松周期開啟以來,先后推升股市、房市泡沫,但實體經濟一路下滑。超發貨幣流入不到實體經濟,落入流動性陷阱,廣義貨幣供應和名義GDP增速的裂口不斷張大需要警惕,再次表明結構性和體制性問題難以通過總需求管理政策解決,不要被逼到懸崖邊上再改革。
穩增長加碼,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指出,中國2016年仍有空間提高財政赤字,3月兩會將提高財政赤字。考慮到2015年,中國實際赤字率達到3.5%,2016年進一步提高赤字率,那么全年財政赤字率有望超過4%。疊加1月2.5萬億天量信貸,房地產稅收優惠政策出臺,一線核心二線城市房地產銷售量價齊升,預計一季度經濟暫穩,但中期維持L型,有待兩會后供給側改革提速。
地產火熱對股市的三大傳導效應
華泰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近期商品房的受關注度顯然超過了股市本身,以大類資產投資的視角看,趨勢投資者對趨勢的關注是第一位的。地產火熱對股市的效應有三:
一、在大類資產投資中,邊際上提升居民對地產的配置需求,降低對股市的配置需求。在整體寬松的流動性環境下,作為一種階段性現象,資金在邊際上會更多流向房地產;
二、在股市的行業配置結構上,提升對房地產產業鏈上相關行業的投資需求,包括地產、鋼鐵、煤炭、建筑建材等,同時降低對新興產業的估值溢價;
三、房價上漲,會通過租金、工資等途徑影響到物價,通脹會較此前流動性集中在股市時期增強,與通脹有關的行業(農業、食品飲料等)將受益,整體估值可能會因擔心貨幣政策應對通脹趨勢而承壓。
以房為鑒 周期品配置價值凸顯
中泰策略羅文波團隊認為,2012年之后寬松的貨幣環境與相對緊張的供求關系是一線城市輪流暴漲的主因。房地產作為貨幣宣泄口,尤其在實體經濟增長乏力時,較高的貨幣增速勢必推升供求相對良好的區域的房價。2013年1月M2增速為16.1%,2013年北京的學區房走出翻倍行情;2014年以來貨幣寬松而實體經濟增速大幅下行,深圳房價2015年整體漲幅接近80%;2016年1月份社融與信貸創下天量,隨后2月份上海的房地產火爆到“咋不上天呢”。只要貨幣政策持續寬松,一線房地產價格拐點難現。
基于此,在大類資產配置中,2016年上半年周期品的配置屬性大大提升。受益于供求關系均衡下的金融屬性顯現以及房地產價格上漲的溢出,在通脹實際導致貨幣政策收緊之前,周期品顯然是一個好的資產配置方向。有別的是,歷次周期中,通脹引起貨幣政策收緊預期都是資本市場表現好的后半段,而本次周期來看,股市仍處于底部位置,時間窗口足夠。與此同時,2015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與2016年統計局調整通脹分項權重,將2016年通脹的壓力延到6月份之后。在需求溫和回升的背景下,產能利用率低位降低了價格大幅波動的概率,具有固定生產周期的產品諸如農業、畜牧等在大類周期中表現將更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