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訊
截至11月25日,滬市融資余額報7228.71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14.85億元;深市融資余額報4963.04億元,增加34.74億元;兩市融資余額報12191.75億元,增加19.89億元。兩市融資余額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滬市融資余額連續第三個交易日環比下降。
截至11月25日,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報12223.13億元,融券余額報31.37億元。期間融資買入額為1057.57億元,償還額為1037.68億元,凈買入額19.89億元。
行業方面,昨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18個行業呈現融資凈買入狀態,排名前五的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傳媒、計算機、電子和房地產,融資凈買入額為11.86億元、5.66億元、4.51億元、4.30億元和4.18億元。近期持續獲得融資凈買入的銀行板塊昨日則遭到融資凈償還,金額為17.09億元,居各行業之首。此外,凈償還排名靠前的有國防軍工、非銀金融、汽車、家用電器等。
個股方面,昨日有14只個股融資買入額超過億元關口,其中康美藥業以5.09億元的凈買入額排名首位,電廣傳媒、梅花生物凈買入額分別為2.65億元和2.41億元。昨日有9只個股遭融資凈償還過億元,浦發銀行遭凈償還最多,金額高達19.90億元。此外,中國重工、風帆股份、金證股份、吉林敖東、中信證券、國金證券、華泰證券、生意寶凈償還金額也超億元。
統計發現,以傳媒、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成長股獲得融資客青睞,以金融股為代表的周期股則集中遭遇凈償還。其中,金融板塊昨日遭到融資客大幅凈償還。其中銀行板塊凈償還金額為17.09億元,證券板塊凈償還2.09億元,保險板塊凈償還1.03億元。
分析指出,目前市場依舊是存量資金博弈,在風險偏好提升背景下,主題投資的重要性將繼續凸顯,中小市值個股依舊是主要的賺錢品種。新股發行重啟意味著A股的融資功能已經漸漸恢復,融資功能的恢復有助于成長性較強的中小市值公司重啟“融資-并購-擴張”的發展模式,成長股有望持續獲得市場資金的青睞。
當前市場多空分歧加大,短期上升動能有所減弱,但在震蕩行情中,新興產業仍是最有可能孕育出投資機會的方向。金鷹紅利價值混合的基金經理王喆認為,代表未來經濟轉型方向的主題或板塊有望成為市場持續的熱點,改革進程中將會催生一批好公司,這些公司規模及盈利能力能夠長期保持增長。其選股思路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入能夠持續成長的公司,在公司價值的不斷成長中獲取收益,分享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