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一至兩周預約期滿后再辦正式離婚手續,近半預約者放棄離婚
經歷婚姻危機一年后,如今,云南大理青年黎岸與妻子感情和好如初,倆人不再為“誰給寶寶換尿褲”之類瑣事而大動干戈。回首過去,他感到很慶幸——當地政府推行的“離婚預約”,讓幾近離婚的夫妻二人“回頭是岸”。
多數年輕人“沖動型”離婚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政局近日通報,2015年2月1日起,大理州在所轄12個縣市全面推行“離婚預約”。從去年2月1日到年底,大理州民政部門共受理離婚預約登記9571對,其中未辦理正式離婚的夫婦為4531對。
“這意味著有47%的預約者放棄了離婚計劃。”大理州民政局局長王兆煒說,由此可見,“離婚預約”的舉措對沖動型離婚起到了“降溫”效果。
所謂“離婚預約”,是大理州民政部門去年推行的一項新舉措。即需要辦理離婚手續的夫妻,可以選擇先填寫《離婚登記預約表》,工作人員也會建議并勸說當事人先“預約”,7天預約期滿后再辦理正式離婚手續。
“現代家庭離婚原因復雜,其中很多屬于‘沖動型’,尤其一些年輕人不太理智,往往因為缺乏溝通、鬧點小別扭就認為日子過不下去了。”大理州民政局工作人員楊竹娥說。
武漢等地成立婚姻家庭輔導室
中國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離婚率連續12年保持遞增,2014年達到2.7‰。這一數據已經超過多數歐洲國家。2014年中國約有360萬對夫婦選擇了離婚。
為了應對逐年增長的離婚率,中國不少地區都在探索通過人性化干預措施來挽救婚姻。大理、杭州、廣州、深圳、青島、蘭州等城市都推行了預約離婚制度,通過設置一至兩周的感情緩沖期,以減少沖動式離婚。
武漢、重慶等地成立了婚姻家庭輔導室,北京、上海等地設立了離婚調解室或離婚勸和工作室,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社工輔導等方式,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出現婚姻危機的家庭進行疏導,幫助他們重回婚姻的正常軌道。
專家認為,盡管各種干預措施產生了一定效果,但降低離婚率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新華社)
現狀
中國離婚率連續12年遞增
2014年中國約360萬對夫婦離婚
措施
大理、杭州、廣州、深圳、青島、蘭州等城市推行預約離婚制度
武漢成立婚姻家庭輔導室
北京上海等地設離婚調解室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