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月24日訊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為囤現金或黃金,日本五金店里的保險箱已經賣斷貨,成為負利率后第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
按日本央行的理論,原則上人們應該把資金投入到高息資產中去。可惜的是,日本民眾選擇把資產換成現金存放起來。海外媒體援引日本島忠連鎖家具店的銷售員稱,由于負利率政策,年長一些的日本民眾正考慮把現金鎖在保險箱內。該家具店表示,價值700美元的保險箱已經賣斷貨,一個月內都難以補貨。
今年1月,日本央行意外推出負利率政策,引入三級利率體系,將金融機構存放在日本央行的部分超額準備金存款利率從之前的0.1%降至-0.1%。據海外媒體報道,受日本央行實施的負利率政策影響,如何理財成為普通民眾新的課題:不僅銀行活期存款利率接近0%,就連銀行理財產品如何制定也成為問題,日本郵儲銀行就緊急停止了原計劃22日起推出的信托理財產品銷售。一位日本民眾表示,很擔心下一步會發生什么,他選擇買黃金,并存放在租的保險箱里。
此外,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近日表示,由于面值500歐元的紙幣與犯罪活動有關,該行正在考慮廢除500歐元面值的紙幣。隨后,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在《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文章,建議廢除100美元紙幣。近幾個月,也有一些著名經濟學家和銀行家加入這一倡議,要求結束使用現金。市場評論指出,廢除紙幣的深層原因是各央行傾向于使用更深層次的負利率政策。如果沒有紙幣,現金擠兌就永遠不會發生,金融系統也就不會崩潰。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全球不少央行已將利率維持在零附近。低利率產生了巨大泡沫和巨額債務,但對經濟的提振作用卻十分有限。有分析人士表示,隨著全球經濟持續疲弱,除了進一步下調負利率水平,各央行似乎已經別無選擇,銀行早晚會把負利率傳導至客戶,這時候人們會意識到,把錢取出來拿在手里會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