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2月15日電(記者潘清桑彤)2月15日,南方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傳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廣東省屬大型文化企業整體上市實現零的突破。種種跡象表明,伴隨主流媒體價值成長空間不斷被發現,中國傳媒業正積極地擁抱資本市場。
南方傳媒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此次擬發行不超過16910萬股,占本次發行后總股本的20.64%;募集資金9.90億元,分別用于品牌教育圖書出版、連鎖門店升級改造、數字化印刷系統、跨網絡教育內容聚合服務平臺、信息化系統等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南方傳媒“首秀”表現不出意料,收盤價定格于8.83元,較6.13元的發行價上漲44.05%。
繼人民網、浙報傳媒等相繼登陸之后,南方傳媒的加盟令A股傳媒板塊再度擴容。而在傳媒界、證券界人士看來,通過“擁抱”資本市場實現資源價值變現,將成為未來傳媒業特別是主流媒體最大的價值成長空間所在。
近年來,中國傳媒產業規模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14年產業總值首次超越萬億元大關,為同期GDP增速的兩倍多。
這一良好發展態勢主要依賴于基于互聯網的新興媒體。有統計顯示,2014年互聯網與移動增值的市場份額一舉超過傳統媒體市場份額總和,領先優勢達到10.3%,且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
對此,清華大學一份報告分析認為,傳媒產業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朝陽產業,但呈現“整體繁榮、局部下滑”的格局,以報紙為代表的部分傳統媒介產品已經處于其“市場生命周期的衰退期”。
面對日益逼仄的生存環境,傳統媒體開始將目光轉向資本市場,試圖從資本運作中尋找新的生機。
借殼*ST白貓,浙報傳媒在中國報業集團中率先實現媒體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通過打通新媒體、建立智慧服務平臺和布局數字娛樂產業,實現互聯網化轉型。在2014年實現凈利潤逾5億元的基礎上,2015年末浙報傳媒宣布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20億元資金,用于投資建設互聯網數據中心和大數據交易中心。
同業的良性示范,吸引更多傳統媒體將目光聚焦資本市場。南方傳媒董事長王桂科表示,當前中國出版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兼并聯合風起云涌,信息、數字技術也正在推動著傳統出版業的轉型升級。“資本運作已成為中國出版業的必然趨勢,誰能搶占先機,增強核心競爭力,誰就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主動。”
王桂科透露,南方傳媒將以登陸資本市場為契機,以數字化轉型為突破口,建立產業發展的三個鏈條:打通教育產業鏈條,構建多元一體化產業鏈條;打造數字出版產業鏈條,開創全媒體、多業態商業模式;打造資本運作平臺,外延擴張與內涵增長雙輪驅動,逐步發展成為中國出版業的南方重要基地。“借金融之風帆,揚文化之大船。”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慎海雄表示,南方傳媒是廣東省級傳媒在境內主板上市的第一股,但絕非唯一股,“這是廣東媒體與資本市場擁抱的第一次,廣東文化資本的后續故事還會更精彩。”
東方證券分析師左劍明評價認為,登陸資本市場后,具備明顯地域優勢的南方傳媒不僅可迅速鞏固自身優勢,更可借力拓展互聯網教育等“新藍海”,實現從傳統出版企業的“突圍”。
中國資本市場涌現“傳媒熱”,以文化產業巨大的發展潛力為背景。中國政府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并強調扶持優秀文化產品創作生產,繁榮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事業,擴大和引導文化消費。
清華大學的研究報告認為,隨著國家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戰略的逐步落地,以及互聯網對傳媒產業發展的驅動力日漸增強,未來中國傳媒產業將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18年有望突破2萬億元,GDP占比超過5%。
2014年8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的《關于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建設新型主流媒體的重要途徑。傳媒界、證券界人士認為,資本運作能夠令傳統主流媒體實現向新型主流媒體的快速、有效轉型,是媒體融合政策背景下做大做強新型主流媒體的捷徑。這也意味著,以發掘最大價值成長空間為目的,未來中國傳媒產業與資本市場的互動將愈加頻繁。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