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批新股已陸續亮相,令市場困惑的是,一方面新股中簽率超低,另一方面中簽投資者棄購現象激增:已經完成申購的5只新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棄購,東方時尚被9家機構投資者棄購約4萬股,南方傳媒網上網下共計被棄購92.59萬股。
東方時尚首現機構棄購
由于新股中簽率相當低,再加上年初市場爆冷,新股自然受到追捧。然而讓市場意外的是,IPO新規下首批7只新股中已公布發行結果的5只新股,均有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棄購數量從6萬股至91萬股不等:海順新材為5.94萬股,蘇州設計為8.75萬股,高瀾股份為10.22萬股,東方時尚為31.09萬股。南方傳媒昨日晚間公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的股份數量為907579股。
更讓市場驚訝的是,東方時尚不僅出現網上投資者棄購,同時出現了網下投資者棄購怪象,網下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45521股,放棄認購金額74.65萬元。南方傳媒網下申購部分,2個配售對象沒有按時足額繳納認購資金,其所對應的股份數量18362股為無效認購,對應金額為112559.06元。
根據東方時尚提供的數據,該公司網下發行過程中,共有5家機構投資者、9個配售對象放棄認購,5家投資者分別為中金公司、國泰基金、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銀華基金和中郵創業基金。9個配售對象中,除新華資管外,其他4個分別為中金公司托管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企業年金計劃、國泰基金的金鑫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銀華基金托管的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年金計劃、中郵核心主題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新華資管旗下有5只產品獲配后放棄了認購,分別為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傳統-普通保險產品、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個人分紅、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分紅-團體分紅、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得意理財和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傳統產品2。
散戶棄購多因不熟悉規則
參與網上認購的普通投資者沒有按時繳款,很有可能與不熟悉新規則有關。
按照新股申購新規,投資者在申購新股搖號中簽后,應在T+2日(T為發行日)16點之前履行繳款,否則就視為放棄申購,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主承銷商包銷。昨日上市的今年首只新股高瀾股份此前發布公告稱,網上投資者放棄認購數量102211股,其放棄認購股數全部由主承銷商天風證券包銷。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在“賒賬打新”時代,一方面,很多投資者還不習慣看新股公告并根據公告提示在中簽后按時在賬戶中備足新股申購資金;另一方面,很多證券公司系統改造和服務還未跟上,在提示投資者進行申購、查詢中簽結果和備足中簽資金提示方面存在欠缺。
一家券商客服人員對外界表示:“我們公司對客戶服務分幾等,網上開戶享受萬分之二點五傭金的客戶幾乎不會有任何服務,包括短信提示都沒有;再一類就是資金量低的投資者,比如說10萬元或20萬元以下的,通常公司不再進行服務了,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資金量大的客戶身上。”
投資者自身也存在一定問題,不少投資者留在開戶券商的手機號變更了也沒做更新,券商的提示短信壓根送達不到投資者手中。此外,有些投資者還是以“預繳款心態”來應對,以為自己申購了就可以放手不管。需要提示的是,若投資者連續12個月內累計出現3次放棄認購,將被列入限制申購名單,自結算參與人最近一次申報其放棄認購的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自然日計算,含次日)內不得參與新股申購。
機構被疑無錢繳款
網上投資者“中獎”無人認領尚可理解,網下投資者放棄“中獎”則完全無法理解。
東方時尚網下中簽率雖然在新股中排名靠前,也僅有0.07%,對比去年219只新股平均0.49%的中簽率,中簽難度高了7倍。
從基本面看,東方時尚是國內駕培行業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是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占整個營業收入的比例在99%以上。公司營收增長迅速,毛利率維持在60%的較高水平,遠高于相似行業上市公司的毛利率。2014年公司營收和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達到12.82億元和3.26億元。2015年1-6月,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為6.62億元。截至2015年9月30日,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2.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9.72%。東方時尚現金流充沛,2012年至2014年以及2015年上半年,東方時尚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08億元、4.15億元、5.22億元和2.10億元。目前東方時尚在北京區域形成了寡頭性市場優勢,2012年至2014年市場占有率逐步上升,達到19.96%、23.05%和25.54%,并在云南、石家莊、武漢、重慶等地實施擴張。
英大期貨研究所副所長粟坤全博士認為,機構之所以出現棄購現象,主要是跟投資者的資金流變化有密切關系。實行先認購后繳款規定之后,這些認購者可能只有在確定認購成功之后才去準備資金,而在短短兩天時間內,部分投資者可能是來不及準備充足資金去認購。
此次放棄認購最多的新華資管共有5只產品在網下獲配后放棄申購,放棄申購的東方時尚股份達24305股,金額為398602元。業內人士稱,“如果不是流動性臨時吃緊,這么點錢對新華資管這類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而言,肯定不至于不按時繳款甘當‘老賴’了”。
缺錢的不只是新華資管。公開數據顯示,在棄購的機構中,國泰基金旗下的金鑫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獲配金額僅為7.5萬元;中國國際金融旗下的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企業年金計劃與銀華基金旗下的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年金計劃獲配金額均為8萬元;中郵創業基金旗下的中郵核心主題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獲配金額最高,也不過11.4萬元。
托管銀行曾被疑未及時劃款
上一輪因未能繳款影響申購,集中在2014年6月份的IPO重啟。
雪浪環境公告稱,8名投資者管理的12個配售對象被認定為無效申購。多達10只產品被認定為無效申購的原因是“申購資金不足”,另有兩只產品申購失敗源于“未有效申購”。雪浪環境并非唯一遭機構“爽約”的公司,龍大肉食、聯明股份、飛天誠信均出現機構提交了有效報價而未按要求進行網下申購或繳納申購款。
據媒體統計,當時四只新股中共有33名投資者管理的54個配售對象提供的有效報價被視為無效申購。其中,13家機構管理的26個配售對象出現“申購資金不足”,占比最大;9家機構管理的16個配售對象因“未申購”而被剔除;10名投資者管理的10個產品“既未申購也未繳款”;另有2名投資人為“未繳款”。
市場指責造成機構無效申購的原因在于其所在托管銀行。有投行人士表示,“申購資金不足”并非資金短缺,而是托管行系統有問題。“托管行交易系統故障,導致公司有幾只產品未能成功劃款,最終導致無效申購。
文/本報記者劉慎良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