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城晚報記者章琰
一年一度的珠江頻道王牌節(jié)目《麥王爭霸》又開鑼了!日前,肥媽、阮星航、陳奐仁集結在廣東廣播電視臺600平方米演播廳,以全新形象坐上“星級觀察團”席位。去年,《麥王爭霸》顛覆性地采用類似《我是歌手》的明星競唱形式,取得頗大反響。今年,主辦方又啟動全新玩法,前期賽事重新恢復“素人選秀”模式,后期則網羅全國熱門選秀歌手、韓國神秘歌手加入踢館戰(zhàn)。前所未有的明星歌手與素人新秀的對抗戰(zhàn),是本屆《麥王爭霸》最大的驚喜。
據悉,《麥王爭霸》將于10月17日晚9:40在珠江頻道正式首播,節(jié)目逢周六晚播出。
新賽制
一半素人一半歌手,新媒體手段玩互動
關于今年《麥王爭霸》的新賽制,記者采訪了節(jié)目總導演李碩豐。他表示:“我們做了那么多屆《麥王》,第一二屆做素人選秀,第三四屆做明星PK賽,但如果第五屆再搞《我是歌手》的模式,就沒什么新突破了。因為《麥王爭霸》肩負推動廣東樂壇、挖掘樂壇新秀、將粵語歌發(fā)揚光大的使命,所以今年整個賽事共13場——前半段將采取新秀賽,目的是為了挖掘廣東新晉歌手,為樂壇儲備力量;后期將引入香港、韓國以及內地的歌手同臺PK,讓廣東的新秀們有機會和明星同臺競技,或者說向他們學習,讓自己快速成長。”
除了“素人PK歌手”這個賣點,今年麥王的另一新特點就是——新媒體無處不在。《麥王爭霸》宣傳總監(jiān)歐啟彬介紹說:“我們在全球海選階段就開辟微信直通唱區(qū),吸引了三千余人報名,六十萬人次在微信朋友圈轉發(fā)和點贊。到錄制階段,現場專門設了WiFi讓觀眾投票,以往是使用投票器,現在觀眾可以使用手機軟件進行投票、發(fā)表評論并實時與評委互動。你有什么看法、意見、吐槽,都能展現在屏幕上,觀察員不再是絕對的權威和裁判員,也要接受現場觀眾的檢閱和評判。在綜藝節(jié)目中首次突出觀眾的角色和聲音,也是今年《麥王爭霸》的創(chuàng)新之處。”
新面孔
爭議選手入圍海選,評委力挺另類歌手
據珠江頻道副總監(jiān)倪卓宏介紹,今年《麥王爭霸》重啟全球海選,志在網羅全國各地的素人歌手、熱門選秀歌手或樂壇新人,韓國高顏值歐巴或組合也是網羅對象。記者打聽到,本屆《麥王》的“星光”不亞于去年,“花兒朵朵”汪小敏、“快女”蘇妙玲和劉惜君、香港人氣歌唱組合CAllStar和天堂鳥,以及實力派唱將鄭敬基、海俊杰、側田、蘇永康等等都在接洽中,有望加盟賽事。韓國神秘嘉賓方面,倪卓宏透露將有兩位與《我是歌手》鄭淳元名氣不相上下的韓國歐巴加入踢館戰(zhàn)。
今年《麥王爭霸》第一場錄制,就來了一隊男子唱跳組合“天堂鳥”。該組合于2014年在香港出道,這次竟以“素人組”身份出賽,令人大感意外。而主辦方包容爭議性歌手的胸襟,也同樣令人意外。“天堂鳥”出道時,曾被香港網民冷嘲熱諷,其模仿韓國男歌手濃妝艷抹的造型被網民戲稱為“MK-Pop”,“東施效顰”、“充滿旺角味”的吐槽聲不絕于耳。如今“天堂鳥”殺入《麥王爭霸》,一向挑剔的“星級觀察員”肥媽卻顯得十分大度:“無論哪一種歌聲,樂壇都是需要的。什么叫低檔、MK風?我不這樣認為。旺角不賣旺角貨,難道賣尖沙咀貨嗎?他們也有他們自己的聽眾。我對他們會嚴格要求,如果他們唱功不夠的話,有一支龐大的音樂制作人團隊會幫他們補課。沒有人是天生獲贊的。”阮星航則從另一個角度看,他說:“因為對他們不熟悉,我反而不會先入為主。現在新晉歌手一般都是先看顏值,那我就看他們的表現和顏值的落差大不大。其實顏值也是一種實力,還包括氣質、包裝,是否能讓人感覺舒服和喜歡……這些都是實力。我會看他們的綜合實力。”
新樂趣
歡喜冤家再次聚首,
阮星航就愛斗肥媽
中氣十足的肥媽,近年幾乎成了《麥王爭霸》的“常駐評委”,她時而女王式的霸氣、時而媽媽式的溫情,形成了調皮又麻辣的評審風格。去年本土“綜藝一哥”阮星航加入之后,評審席變得更活潑了,星航哥與肥媽打打鬧鬧、唇槍舌劍,把現場氣氛調動得更加火熱。今年,這兩個“歡喜冤家”再次碰頭,肥媽對記者笑言:“我已經問了導演阮星航坐哪邊,我順手可以敲他的頭!呵呵,不是我倆有什么‘不和’,只是好玩。我?guī)资畾q了,難得有個年輕人肯和我斗嘴。我的孫子們都不會和我斗,最多在背后說我。其實有人斗一下嘴,我還顯得年輕一些。”
而坐在一旁的阮星航卻聽得好心塞,他反擊說:“我覺得問題出在肥媽身上,你看她對其他人都像對孩子般溫柔,對我卻……那可能是冤孽!說真的,如果評委的說話方式慣用abcd,那么我想跟他們不一樣,我會用e和f。換種方式,觀眾看著也有新鮮感。”果然,兩大毒舌從第一場錄制開始就“擦槍走火”,十分熱鬧。阮星航表示:“肥媽很專業(yè),她會更注重選手的唱功和感情,她走心。我不是唱歌出身,我會更注重選手的綜合素質,側重他們表演的效果。”
新評委
萌叔陳奐仁首登場,
用心分享唱歌秘笈
去年《麥王爭霸》請來了粵港兩地四位頂尖音樂制作人,為選手編曲、助攻、評點,儼如“明星導師”。今年“星級觀察員”席位上,也來了一位身兼詞作家、作曲家、唱片制作人、混音師和歌手等多重身份的“新加坡音樂鬼才”陳奐仁。曾擔任《超級巨聲2》、《中國好聲音》澳洲海選站評委的他,雖然長著一張胖嘟嘟、笑嘻嘻的賣萌臉,但其實音樂觀點犀利獨到,掌管本屆《麥王》的專業(yè)門面。
陳奐仁對記者說:“我平時說話都是溫聲細語的,但也曾經激動過,比如當我很用心去分析選手的問題時,就會很緊張、很執(zhí)著。我很多年前就在香港做評審,我覺得評審可以跟剛入行的年輕人分享技術和方法,分享我們經驗中的小智慧,讓他們少走五年甚至十年的路。”他又舉出反面例子:“有時我也會為選手生氣和激動,比如一個擁有R&B技巧的選手,為了得到大眾評審的喜愛,卻選唱情歌來壓抑自己的個性,如果技巧不夠熟練,就會變得很假、很矯情。所以我給參賽者的建議就是:做自己擅長和舒服的事情,發(fā)揮自己的長處,這樣才能為演出加分。”
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