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2015年成果匯報會上,該院研究員袁東山介紹,考古發掘工作已基本廓清了該衙署遺址的布局結構。衙署主要由東部的前、中、后三進院落及西部水池亭榭等景觀建筑構成,坐北朝南,依山構筑。據發掘調查、歷史文獻初步判斷為宋元衙署遺址,與合州徙治釣魚城密切相關。
袁東山表示,遺址整體布局錯落有致,設計科學合理,是目前已發現的保存較為完整的宋元衙署遺址,對古代山地城市布局、地方衙署制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公元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親率軍馬進攻釣魚城,遭到釣魚城南宋官兵以及百姓的頑強抵抗。釣魚城保衛戰長達36年,成為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典范。
從地理位置看,該衙署建筑遺址位于易守難攻的山頭,圍墻外就是陡峭崖壁,超出了蒙軍弓箭和投石機的射程。袁東山認為,這可以判斷出,該衙署應該是釣魚城抗蒙指揮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衙署內部,考古人員發現了園林式的景觀。“遺址中還有數個八角形、直徑近2米的巨大石墩,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宋代建筑的人文情懷。”袁東山說。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