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22日訊
2015年,員工持股計劃火速發展,400余家公司拋出相關方案。受大盤劇烈波動影響,完成購買計劃的公司中,逾半數出現浮虧,虧損金額合計46.36億元。
作為去年極端行情中的自救方式之一,員工持股計劃被上市公司廣泛采用。事實上,2014年證監會即發布了《關于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當年60家公司公布員工持股計劃預案。
數據寶統計,近一年,413家披露員工持股計劃公司進度顯示,39家尚處于預案階段;160家股東大會通過;195家完成實施;19家停止實施或股東大會未通過預案。
完成購買計劃公司中,110家最新股價跌破購買成本,估算的浮虧金額達到46.36億元,涉及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上限為3.58萬人。具體來看,28家公司跌破購買價30%以上,絕大部分為大盤峰值前購入。去年6月發布實施完成公告的萬達信息、武漢凡谷、中來股份、隆鑫通用等跌破購買成本均超過五成,廣聯達等跌幅接近五成。
根據實際持股數與購買成本計算,28家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公司浮虧金額超過5000萬元,萬達信息浮虧超過6億。
去年6月10日,萬達信息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通過二級市場完成股份購買,持股數727.7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5%,購買均價137.26元(除權后,該計劃持有公司股票1455.58萬股,均價為68.58元)。本月6日公司發布公告: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設立時,正遇國內證券市場發生較大的異常波動,控股股東萬豪投資作為該計劃的資金補償方,始終履行資金補償責任,以自有資金替換該計劃中的優先級資金6億元,并已完成相關工作。此外,萬達信息已著手實施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截至1月15日,尚未購買股票。
相比之下,43%的員工持股計劃公司收獲浮盈,最新價較購買成本溢價幅度較高的公司大多在去年一季度或下半年完成股份購買。其中,蘇寧環球、新文化等6家公司浮盈超過1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半年員工持股計劃實施完成公司已經或即將面臨解禁。今年一季度,20家公司股份解除鎖定;上半年,累計解禁公司將達到60家。盡管員工持股比例相對較低,但即將解禁并且深度被套的股票動向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