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就是在這間教室監考時猝死 圖據北京晚報
核心提示
扣帽子
《江蘇女教師監考中去世,中學生平靜做題——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何以造就?》,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轉發,話鋒直指當下的教育體制。
揭真相
女教師在監考過程中突發心臟驟停,當時沒有明顯動靜。孩子們發現之后,立即喊來老師,大家一邊緊急施救,一邊打120并盡快送往醫院。
近日一位教師的猝死,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起因是一篇文章——《江蘇女教師監考中去世,中學生平靜做題——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何以造就?》。
僅看題目,一般人都會氣憤,如今的孩子怎么了?教師在監考過程中去世,他們還能平靜做題?這不是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又是什么?
然而,據新華社記者反復核實,基本事實并非如此。雖然最終老師搶救無效死亡,但孩子們的表現絕不能用“冷血無知”加以形容。
爆發\
朋友圈文章直指教育體制 作者是怎么找“炮架”的?
“女兒談到監考老師死了!那表情,那語氣,沒有一點點的憐惜!”
“孩子們學會了考試、交卷,卻完全沒有了生活基本的常識!”
前天,一則《江蘇女教師監考中去世,中學生平靜做題——冷血無知的考試機器何以造就?》的帖子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轉發,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
這篇文章得出孩子們“冷血無知”的主要依據,是一位考生家長得知女兒反饋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中發出了這樣的慨嘆:“昨天中午放學回來,女兒談到監考老師死了!那表情,那語氣,沒有一點點的憐惜!”“真的為教育的失敗惋惜,孩子們學會了考試、交卷,卻完全沒有了生活基本的常識,今天的教育體制真的該醒悟了!”
這位家長說,“仔細問了孩子整個考試過程,其實老師從發病到死亡還是有很長一段可以急救的時間的,孩子們互相之間也有竊竊私語,但是他們只是以為老師睡覺了,那么大的呻吟聲孩子們也覺得恐怖,但是還以為是老師打呼嚕,常識的缺失真的很可惜。幾十個孩子沒有一個去叫其他班級的老師過來看一下,還是認真考試,并且在廣播里叫收卷的時候,看到老師沒有反應,孩子們一個個主動交卷出教室了,我問了幾個孩子,他們交卷的時候看到老師是睜著眼睛,嘴角有白色泡沫的,可是還是沒有人覺得異常!”
這位家長認為,“孩子們學會了考試、交卷,卻完全沒有了生活基本的常識!今天的教育體制真的該醒悟了!”
有了這位家長的感慨,文章作者找到了“炮架”,話鋒直指當下的教育體制。
轉折\
基本事實浮出水面 孩子絕非冷血無知
“當時吳萍老師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學生背對該教師”
“孩子們發現之后,立即喊來老師,大家一邊緊急施救,一邊打120”
然而,據新華社記者反復核實,基本事實是:1月14日,泰興濟川中學一名吳姓女教師在監考過程中突發心臟驟停,當時沒有明顯動靜。孩子們發現之后,立即喊來老師,大家一邊緊急施救,一邊打120并盡快送往醫院。雖然最終老師搶救無效死亡,但孩子們的表現絕不能用“冷血無知”加以形容。
“學生只是沒有向這方面想,怎么可能是冷漠!如果是站著倒下來,學生絕對不可能不聞不問的,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泰興濟川中學校長楊軍證實,1月14日期終考試時音樂教師吳萍在初二(20)班參加監考,考試時間是從上午9時20分至11時20分,在此期間,學校還安排了巡考,9時45分及10時45分巡考老師并沒有發現任何教師出現異樣,10時53分,還有教師從該班級路過,當時吳萍老師還站在教室里監考,一切都很正常。11時20分考試結束,鈴聲響起,但初二(20)班的教室里沒有教師收考卷。楊軍說,當時吳萍老師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學生背對該教師,學生發現監考老師沒有站起來收卷子,便通知了隔壁班上的老師。
“我半分鐘內就到了該教室,看到吳老師安靜地坐在那里,于是我上前掐她的人中,但她沒有任何反應。”楊軍回憶,學校安排車輛將吳老師送往泰興人民醫院搶救,醫院表示,該教師心臟驟停。
遺憾\
這種異常狀況可以避免:
“如果考場能安排兩名教師”
泰興濟川中學校長楊軍說,學校每年都會安排教師體檢,去年吳萍老師體檢的報告結果是偶爾早搏,心律不齊,平時也沒有這位教師其他異常的情況,而這樣的體檢報告跟常人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吳萍本人也沒有重視。
前天,吳老師的丈夫周先生表示,如果考場能安排兩名教師,也許可以避免這樣的悲劇,起碼有大人在,可以及時處理異常狀況,另外他說有考場學生回憶稱,有學生確實聽到老師呻吟,但根本沒有往嚴重的方向想。
周先生認為,校園里學生老師都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儲備,所以遇到這樣的事情沒有科學正確的方式面對,也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
小心\
這種扣帽的熱情更可怕:“炮轟”至少首先要源于事實
當下的教育體制弊端固然不少,但“炮轟”至少首先要源于事實。輕率地給孩子戴上“冷血”的帽子,不僅違背了事實本身,更忘記了保護幼小心靈的社會責任。至于因此而全盤否定學校對于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有失公平。
孩子們是社會和家長共同培養的,是折射社會的一面鏡子。假若孩子們真的這般冷血無情,當然值得警醒,但下這樣的結論前還是要充分走訪了解、客觀理性判斷,不可輕率妄斷。
我們的孩子如果真的冷血,固然是可怕的,但為了博取眼球,沒有詳細做調查研究就以偏概全給多數其實并不冷漠的孩子亂扣“冷漠”的帽子,這種亢奮的扣帽“熱情”其實更可怕。
本組稿件據新華社、北京晚報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