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5日訊
股價調整提供買入機會 產業資本踴躍“抄底”
2016年開局,A股市場便出現大幅震蕩,市場的調整也給了一些上市公司大股東及高管繼續逢低買入的機會。據證券時報不完全統計,從1月1日至1月14日,超過345家上市公司公告董監高和重要股東增持公司股票或增持的最新進展,并有多家公司控股股東推出了2016年新的增持計劃,承諾在未來一年中繼續增持。從增持群體來看,除了核心高管和控股股東外,多家公司第二、三大股東也加碼布局上市公司,更有員工持股計劃近期建倉。
機構席位凈買入7.3億元 中小市值個股居多
昨日市場出現了久違的大幅反彈,市場做多資金開始積極介入。盤面上,以題材股為代表的中小創出現強勢反彈,機構資金積極介入中小市值個股 .
盤后兩市交易數據顯示,滬深兩市龍虎榜中33只個股出現機構席位身影。其中,機構凈買入21只個股,凈賣出12只個股。從買入額來看,機構買入額為14.69億元,賣出額為7.4億元,兩市機構凈買入7.29億元。
大宗交易減持者否認被“窗口指導” 接盤方后續賣出是監控重點
1月13日晚傳出消息稱,監管部門正采用“指導”的方式為漏洞“打補丁”——要求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比例不超過1%,且近期最好不要減持。不過1月13日晚間仍有華懋科技(603306.SH)、國禎環保(300388.SZ)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超過1%的減持信息,間接“澄清”了上述傳聞。
創業板C28俱樂部再發聲維穩 兩市承諾不減持公司超140家
昨日,A股迎來強勢反彈,大盤重返3000點。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幾乎全部發布維穩承諾,宣布以各種方式維護市場穩定。證券時報數據統計顯示,1月以來兩市公布不減持公司數量已經超過140家,上述上市公司累計市值超過2萬億元,環比13日市值總額增長幾乎翻倍。
大跌市重挫新晉年度牛基 證金系“巨基”穩健開局
2015年的基金年度排名大戰激情還未退卻,股市的一盆冷水便澆了下來,股票倉位較重的基金猶如得了一場風寒。截至1月13日,已有超過500只主動管理股混型基金今年以來的跌幅超過了20%。去年年度排名靠前的幾只明星基金轉眼成為下跌領頭羊,2015年斬獲的可喜收益目前已大幅縮水。
部分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浮虧 存“自救”預期
截至14日收盤,有76家上市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處于浮虧狀態,其中27家公司的員工持股計劃浮虧超過30%,更有個別公司浮虧幅度超過50%,出于“自救”預期,其后續的經營與運作情況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