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訊
國務院: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1月1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穩定糧食生產增加種糧收入的措施,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利益;部署以消費升級促進產業升級,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決定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結合,更好保障老有所醫老有所養;通過《地圖管理條例(草案)》。
會議認為,圍繞消費新需求,創新消費品等相關產業和服務業供給,能夠豐富群眾生活、釋放內需潛力、彌補民生短板、推動工業升級和產品質量提升。會議確定,一是以改革創新破除制約消費擴大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該轉企的盡快轉企,全面放寬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分領域逐步減少、放寬、放開對外資的限制,支持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用,增加優質新型產品和生活服務等有效供給。以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帶動住房、家電等消費。二是優化消費環境。全面提高標準化水平,以更嚴的標準和監管強化企業主體責任,促進消費品質量的提升,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用獎懲聯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保護知識產權,嚴懲假冒偽劣、價質不符等行為,維護消費者權益,使消費者放心消費,從而更好拉動內需。三是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發展消費信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推廣至全國。四是暢通商品進口渠道,擴大群眾歡迎的日用消費品等進口,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落實和完善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
會議指出,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是深化醫改、應對老齡化、增進億萬家庭福祉的惠民舉措,也能帶動大量就業。會議確定,一是促進醫養融合對接。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開通預約就診綠色通道,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可作為醫院康復護理場所。支持養老機構按規定開辦老年病、康復、中醫醫院和臨終關懷機構等。推進基層醫療機構與社區、居家養老結合,為老年人家庭提供簽約醫療服務。二是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支持醫療資源豐富地區將公立醫院轉為康復、老年護理等機構。三是強化投融資、用地等支持,擴大政府購買基本健康養老服務,創新長期護理保險等產品。會議決定,在全國每個省份至少選擇一個地區開展醫養結合試點示范。
四項要求引領資本市場三大轉變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加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股票市場。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融資功能完備”直接指向股票市場本源——為實體經濟服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則要在實現股市融資功能的基礎上,規范市場參與各方的行為,注重效率與規范發展并重;“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是中國股市制度建設的落腳點和要實現的最終效果。四項要求都要以“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為前提和基礎。整體來看,中國資本市場有望實現從注重投資向投融資并重轉變、由注重效率向效率與規范發展并重轉變、由強調創新向創新與誠信并重轉變。
上交所戰略新興板方案初步擬定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上交所戰略新興產業板方案已初步擬定,并將在證券法修訂完成后與注冊制同步推出,預計時間為明年上半年。根據方案,戰略新興板定位與創業板相同,審核標準與主板一致,并會優先在主板排隊的公司中挑選符合戰略新興產業標準、獲得券商推薦及招股書披露完備且符合資質的企業在該板上市。挑選標準之一是公司收入中50%以上必須符合戰略新興產業標準。
上市公司處置金融資產意愿轉強
Wind數據顯示,三季度末,兩市共有40多家上市公司持有上市券商股份,投資金額少則數萬,多則上億。近期券商股成為企穩回升市場中一飛沖天的角色,相關券商影子股也獲得市場青睞。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多家投資券商股的上市公司發現,隨著券商板塊持續上漲,上市公司處置這一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意愿正在變得強烈。
10月宏觀數據喜憂參半 四季度經濟有望溫和回升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數據顯示,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6%,比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創7個月以來新低。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0%,連續3個月回升,并創下年內新高。前10個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2%,繼續回落,創2000年以來新低,但回落幅度收窄。
分析人士表示,10月經濟活動數據喜憂參半,部分數據顯示經濟出現企穩跡象。下一階段穩增長政策有望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同時發力,加碼政策寬松力度。經濟有望在四季度溫和回升。
前10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2015年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數據顯示,1-10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7880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增速比1-9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53150億元,增長1.3%,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67.4%。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高級統計師李皎表示,目前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回落幅度收窄,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穩中有升,全國商品房銷售增速略有回落。住宅投資和重點城市投資是支撐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保持增長的重要力量。
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3075億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11日公布2015年三季度及前三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數據顯示,2015年第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967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含當季凈誤差與遺漏,下同)逆差3967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14012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減少10046億元人民幣。
2015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13075億元人民幣,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7548億元人民幣,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逆差21734億元人民幣,儲備資產減少14169億元人民幣。
前10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額增8.6%
商務部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10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394.2億元人民幣(折1036.8億美元),同比增長8.6%。10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46.8億元人民幣(折87.7億美元),同比增長4.2%。同時,外資并購交易活躍,外商投資并購規模和比重均有較大幅度提高。
商務部外資司負責人指出,1至10月,以并購方式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122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59.8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6%和176.9%。實際使用外資中并購所占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上升到15.4%。
上周證券保證金凈流出73億元
據中結算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11月2日至6日),證券保證金凈流出73億元,而前一周(10月26日至30日),證券保證金凈流出則為546億元。
數據還顯示,上周證券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增加額為5594億元,減少額為5667億元,日均余額為2.13萬億。此外,融資融券擔保資金當月凈流入14億元,日均余額為3054億元;股票期權保證金凈流入0.80億元,日均余額為17.74億元。
自主需求萌動 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增
最新發布的汽車產銷數據顯示,10月新能源汽車生產36494輛,銷售34316輛,同比分別增長4.2倍和5.0倍,再次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有望繼續上調。在全年20萬輛銷量坐穩后,券商紛紛將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預期調高到30萬輛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除了政策扶持因素之外,隨著新能源汽車車型的增加和續航里程的提升,自主需求對新能源汽車銷量提升的作用也會愈發明顯。不過,充電樁建設不足以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仍是制約新能源汽車未來持續放量的一大瓶頸。
多家省級管網公司線上天然氣交易量累計達10億方
新華社記者10日從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簡稱“交易中心”)獲悉,上海、北京、山西等多地的省級天然氣管網公司已陸續實現線上管道天然氣交易,總交易氣量達到10億立方,交易金額超過26億元。
目前,交易中心會員數量已超過160家,其中已開戶具備交易條件的會員超過1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都有參與。截至11月10日,交易中心共成交管道天然氣16.3億方,成交均價2.57元/方;液化天然氣6.5萬噸,成交均價4077元/噸,總成交金額達到44.5億元。
險資瞄準重大工程 投資方案有望優化
經歷了上半年的二級市場向好行情和三季度資產配置調整后,在2015年第四季度,拓展分享實體經濟投資紅利空間成為保險資金關注的焦點。在發改委等多部門的推動下,金融支持重大工程包投資的工作正在逐步發力,而保險資金有望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繼中國保險投資基金設立、保險資金獲準設立私募基金、資產支持計劃業務規范進一步明確等動作之后,監管層正醞釀從拓寬保險資金投資基礎設施項目和非重大股權的行業范圍、放寬投資重大工程建設的單一資產集中度比例、探索重大工程建設主體向保險機構定向發行債券等方面為保險資金運用提供優化解決方案。
深圳證監局開展理性投資專項教育活動
深圳證監局日前啟動“理性投資專項教育”活動,從11月2日起在深圳上百個小區舉辦“投資者教育進社區”活動,其中包括在人員密集場所張貼打擊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和高效處理投資糾紛的宣傳海報,同時幫助廣大市民識別和遠離非法證券期貨活動,引導投資者通過第三方獨立調解的方式便捷解決證券期貨投資糾紛。
中國結算統一賬戶平臺14日暫停服務
中國結算網站11日發布通知稱,因配合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熔斷項目全網測試,中國結算統一賬戶平臺于11月14日(周六)全天暫停對外服務(包括身份驗證業務),11月15日(周日)9:00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