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火車通過,拉出的白煙與鐵軌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礦山、雪峰、夕陽下的礦野,伴著陣陣粗獷悠長的汽笛聲,氣勢磅礴的蒸汽火車穿越白雪覆蓋的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礦新疆哈密地區三道嶺煤礦蜿蜒而來。新年伊始,三道嶺煤礦的蒸汽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蒸汽火車迷和攝影愛好者,體會這些鋼鐵“巨獸”偉岸的身姿和巨大的力量, 是攝影創作的理想勝地。
新疆哈密地區三道嶺煤礦是西北最大的露天煤礦,目前,這里有中國最后一批尚在服役的6臺蒸汽火車,是以運輸煤炭、開采剝離為主。
1804年,英國工程師特里維西克發明世界首臺蒸汽機車,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產物,蒸汽機車曾經推動了整個世界的發展。本世紀初,全國各地的蒸汽火車逐一退出歷史舞臺,而在這里,由于新型機車還沒有完全到位,蒸汽機車仍然承擔著煤炭開采和運輸任務,這也是全國最后的大規模、成建制的蒸汽機車組。
三道嶺的蒸汽機車仍在冒著白煙,每天不停地勞作著,一車一車能源,溫暖著需要煤炭的人們的生活。
開蒸汽火車至少需要三個人:一名司機、一名副司機和一名司爐。蒸汽火車司機坐在駕駛座上,看不到前面的路況,副司機將頭探出窗外,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為司機“導航”,由于窗戶一年四季必須開著,常年下來,工人師傅有不少都患上了關節炎。
蒸汽火車設計時速為70公里,現在實際運行速度是每小時20公里,年運量達800萬噸,目前運行的蒸汽火車中,有幾輛蒸汽火車從1958年煤礦開始開采起,一直“工作”到現在。
據當地人說,過去在火車倉庫里還保存著很多國外的蒸汽火車車頭,甚至還有清代慈禧太后的專列。因為沒有可以更換的零部件,一旦出現故障就無法修復,車頭將被整體拆卸,零部件補充到其他機車上。這里最多的時候有三十臺蒸汽火車在運輸線上,現在越來越少了,等到不久后新型機車到位,就再也看不到它們了。但隨著時代發展,新的動力機車逐漸代替蒸汽火車,全國最后的蒸汽火車今年也將在哈密三道嶺完美謝幕。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