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月12日訊
2015年,新世界、華人置業、信和置地等港資巨頭出售15個超大型地產項目,總建筑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米,接盤者為恒大地產,其在這輪收購中共斥資602億元。此外,這兩年,李嘉誠的長實動作也不小。李嘉誠通過合并、兼并、買、賣、注冊、重注冊,拋售了許多中國資產和邁進了歐洲市場。其他港資房企比如新鴻基、瑞安、中渝置地等也都有整體拋售項目的動作。
內陸房企和港資房企在房地產市場的一進一退讓人不禁慨嘆:是看漲派碰上看空派?目前看,單純以房價未來的預期做決策判斷未免顯得武斷,但比較肯定的是,港資房企在這兩年的動作以“退出”為主,確實給人們一種印象是港資房企在內地混不下了,要卷鋪蓋走人了。
港資房企求穩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港資企業擅長利用資本市場力量開發和經營商業性物業,尤其是大型綜合體的開發,從地方政府來講,出于這些港資企業的成功經驗、地方政府稅收、就業等諸多方面考慮,地方政府會優先考慮這些企業過來進行投資,甚至短期內會給予稅費、地價上的優惠,以此博取中長期的稅收與就業的效益。
總體看,港資房企在內地房地產的布局顯得很“穩”。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這些被稱為“內地房企之師”的企業憑借香港開放的融資環境、成熟的發展體系以及長線投資、長期囤地的開發方式在內地房地產市場風生水起,長實地產(長江實業、和記黃埔)、九龍倉、新世界、新鴻基、瑞安房產等經常成為內地一線城市的地產引領者。
在張宏偉看來,港資房企的穩健體現在四個方面。一、其拿地選擇目標就僅僅局限于一二線城市市中心優質地塊;第二、擅長于高端物業的開發,一般來講所開發項目基本瞄準當地高端市場,項目開發以利潤為導向;第三、擅長利用資本市場力量開發和經營商業性物業,尤其是大型綜合體的開發;第四、所拿地塊一般來講開發周期比較長,通過比較長的市場周期博弈市場培育期,屆時地塊本身升值,房價上漲,從中獲得比較大升值收益,利潤率據此得以保證。
盤點:港資房企風格分化
總體來說,港資房企相比內地房企,穩健風格是比較明顯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港資房企內部風格的分化也已經出現,比如長江系很早就萌生退意,新鴻基近期的大手筆出售也被解讀為退出,但進入內地市場較早的九龍倉則風格相對積極,目前并沒有明顯的撤出跡象。
新世界:精打細算
新世界的經營模式相對成熟和穩定。鄭裕彤家族在內地依靠其“十年盤模式”,打造出“囤地專業戶”之名聲,并吃透土地溢價。不過,新世界中國近幾年來鮮有在土地交易市場上活躍,更是鮮有斬獲,目前主要在原有的土地項目中“精打細算”。新世界中國公開表示,將部分項目售予恒大后,會將業務發展集中在內地一線及1.5線城市,這一種業務上的重新布局,對公司在內地發展極為有利。
長江系:外重于內
李嘉誠在房地產和物業領域的退意是最為明顯的,近年來也頻見報端。不過所謂的看空中國房地產或“撤資論”都有失偏頗,李嘉誠在資產出現大幅溢價后選擇高拋脫手并不違背常理。誠然,李嘉誠旗下的房地產投資甚至是其他公用事業投資都已經在大幅傾向于海外,比如歐洲,而內地的新進項目則是以售出為主。
恒隆地產:專注商業
南京西路的恒隆廣場和徐家匯的港匯恒隆廣場奠定其商業地位,集團主席陳啟宗在2015年中期致股東函中詳細解釋了他對市場的理解,恒隆地產下一步的計劃仍主要是在商業,但在內地十分困難的經濟環境中商業將面臨巨大困難,因此現在不急于買地。而花期銀行最近指出,恒隆的10個內地項目中有5個位于大東北部地區,而該地區正受著經濟惡化影響,有供應過剩的隱憂,加上內地網上消費以及反貪行動,令公司旗下高端商場銷售受到打擊。
九龍倉:積極篤定
前幾年,業內曾流傳這樣一個論斷:“如果九龍倉出手拿地了,大家就再等等,因為這代表地價的新高。”,事實上,九龍倉是目前港資房企里深入內地市場比較積極的,一方面是成為了綠城的主要股東,另一方面九龍倉這兩年在內地市場不僅沒有大規模出售現有項目,反倒是聯合內地房企頻繁拿地,篤定進取之心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