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市場上演了從小盤股到大盤股的風格轉換,不過藍籌股近期再度陷入休整;而且隨著估值中樞全面提升,三季度密集區的壓力加大。昨日“翹翹板”行情再度上演,成長股再度獲得追捧,昨日午后強勢上揚帶動市場人氣,次新股板塊更是進一步走高。短期內,升級之后的存量博弈將使得指數在新的區間整固,但政策面、業績面和輪動補漲等均有望引發局部行情的演繹,但熱點持續性較差值得警惕。
藍籌休整成長逆襲
昨日,A股市場先抑后揚,主要指數大多數時間橫盤震蕩,滬指重心逐步下移漸漸弱于深市,午后深市表現更為強勁,創業板率先崛起向上攀升,主要指數均在尾盤翻紅。
至收盤,上證綜指微漲9.76點收于3650.25點,漲幅為0.27%;深證成指上漲1.42%收于12677.54點,中小板指上漲1.31%收于8554.58點,創業板指上漲2.11%收于2804.68點。滬深兩市成交額分別為4678.22億元和6734.77億元,環比縮量較為明顯。
行業來看,至收盤時,昨日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有26個行業實現上漲,其中,綜合、通信、電子行業的漲幅位居前三名,分別上漲了2.91%、2.42%和2.41%,同時,電氣設備、醫藥生物和計算機行業的漲幅也均超過了2%。相反,昨日僅有銀行和有色金屬行業逆市下跌,跌幅分別為1.37%和0.54%。
概念方面,次新股板塊以6.8%的漲幅領漲,能源互聯網、網絡安全和寬帶提速板塊漲幅其次,分別上漲了4.76%、4.51%和4.34%。同時還有基因檢測、虛擬現實、高校、藍寶石、移動轉售和移動互聯網等板塊的漲幅也均超過了4%。相反,燃料電池、滬股通50和大央企重組板塊逆市下跌,不過跌幅均未超過0.4%。
個股來看,昨日全部A股中共有1843只個股實現上漲,而534只個股下跌。其中,共有逾170只個股實現漲停,但并無個股跌停,整體情況較為樂觀。
從技術面來看,估值部分修復之后,目前滬指盡管突破了前期重要缺口,但馬上面臨的是7月和8月的整理平臺,此區間由于是下跌中繼,套牢盤較多,因而拋盤壓力也較大。分析人士認為,大盤在突破這一平臺之前,將會圍繞3600點一線反復整固,而藍籌股的休整可能對市場熱情造成一定的打擊。
三主線挖掘結構性機會
在新的區間震蕩之中,投資者可以審時度勢,對當前熱點進行梳理,大致可以梳理出三條主線。
一是政策主線,即具備政策支持、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主題性機會。日前,《關于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若干意見》強調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自貿區作為對外開放戰略的橋頭堡作用凸顯,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持續提速。第三批自貿區年底有望獲批將徹底激活自貿區主題。此外,最新發布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也超出市場預期,國泰君安證券認為,未來兩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放量和充電基礎設施補貼方案年底吹風都將成為股價的驅動力。
二是業績主線。三季報大潮剛過,年報行情即將迎來,除了業績超預期外,“高送轉”是A股投資者情有獨鐘的板塊。光大證券表示,每年11月至次年5月,高送轉組合大多時間都能跑贏上證綜指,同時需要注意市場風格切換;且絕大多數時間里,高送轉組合相對創業板綜指的超額收益持續存在。分析人士指出,次新股有股本擴張的預期,往往是高送轉炒作的最好題材。
三是補漲主線。券商股作為今年以來表現最弱的板塊,盡管經歷了上周的大漲,但全年依舊下跌超過12%。年底隨著行情的活躍、IPO的重啟、兩融規模的增長等,仍然有望獲得資金青睞。諸如券商股這般前景趨好、前期滯漲的板塊,有望成為資金排名戰的重要砝碼。華泰證券建議短期重視券商、高股息率低波動率的銀行等大藍籌,以及二線藍籌如電力、電力設備、環保、家電、建材行業個股的補漲機會。(記者張怡)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