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兩日走低并下破年線后,滬綜指昨日尾盤快速拉升,并成功收復年線位置,“中小創”更是發起強勢沖鋒。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滬深兩市成交額繼續萎縮,昨日已降至9000億元之下。表明市場仍處在存量博弈之中,資金更傾向于新興成長產業中的局部熱點,大市值的藍籌股吸引力則相對有限,因而預計股指將繼續圍繞3600點震蕩。
滬綜指重返年線
連續兩日震蕩回落后,昨日早盤滬綜指小幅高開后,一度震蕩回落,最低下探至3561.04點,此后維持窄幅震蕩,午后隨著成長軍團的率先爆發,市場人氣有所回暖,滬綜指也逐步走高,尾盤更是出現一波快速拉升,最高上探至3618.21點,尾盤收于3617.06點,上漲1.36%,重返年線之上。與之相比,深市主要指數表現更為搶眼,深成指上漲2.65%,收于12609.85點,再次逼近半年線;中小板指數上漲3.05%,收報8519.07點;創業板指數上漲4.12%,收報2770.75點。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指數實現上漲,但滬深兩市成交額卻繼續萎縮,昨日下破9000億元關口,降至8598.20億元,為連續三個交易日萎縮。
28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迎來普漲,申萬電子、計算機和傳媒指數漲幅居前,分別上漲5.08%、4.03%和3.95%。與之相比,申萬銀行、交通運輸和房地產指數漲幅相對較小,分別上漲1.15%、1.04%和0.62%。由此來看,新興產業板塊更受場內資金青睞,而傳統藍籌板塊則上漲乏力。
題材概念方面,輪動明顯加速。其中,新晉題材表現十分搶眼,虛擬現實、傳感器、芯片國產化、智能穿戴和生物識別指數漲幅居前,均超過6%,分別上漲7.96%、6.80%、6.71%、6.67%和6.52%;與之相比,上海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和迪士尼指數漲幅相對較小,分別為0.59%、0.81%和0.90%。賽馬指數昨日更是逆市下跌了0.83%。
昨日正常交易的2441只股票中有2338只股票實現上漲,占比達到95%。其中,兩市共有155只股票漲停,合計472只股票漲幅超過了5%。與之相比,在下跌的93只股票中,高位復牌股九龍山和齊心集團跌停,共有8只股票跌幅超3%,其余個股跌幅普遍較小。
存量博弈難破僵局
經歷連續兩日的陰跌后,昨日滬深兩市迎來普漲,但成交額不僅未能放大,反而繼續萎縮,量價匹配并不理想。由此來看,普漲格局仍是由存量資金所主導,而缺乏增量資金的情況下,短線很難突破年線位的盤整僵局。
從目前的估值來看,對場外的吸引力并不夠。一方面,以“中小創”為代表的成長軍團估值較高,創業板的整體市盈率逼近90倍,中小板的市盈率逼近609倍。短期存量資金在其中博弈局部熱點,并呈現出快進快出的態勢,存量資金博弈熱點,但增量資金短線并不愿入場接盤。另一方面,大盤藍籌股中,銀行股在前期市場大跌中,調整幅度較小,屬于最抗跌的品種,更有浦發銀行這樣創出歷史新高的品種,因而目前對資金吸引力有限。而券商股在經過這一輪大幅上漲后,估值已經顯著抬升,以本輪券商股上漲的龍頭,西部證券為例,其市盈率已經達到56.5倍,處于歷史高位,其股價也在本周二刷新歷史新高。由此來看,增量資金繼續配置藍籌品種的意愿已經不強。
此外,大盤想要擺脫盤整,需沖破年線上的密集套牢區域,而這需要周期權重股再度起舞,顯然當前的市場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一方面,在經濟數據疲軟、大宗商品下挫的背景下,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的周期板塊行業景氣度較低,很難通過業績轉好來助推股價上行,這也是周期股持續低迷的主因;另一方面,題材熱點始終在新興成長領域輪動,并未光顧周期板塊,地方國企改革、自貿區、央企合并等主題投資偶有閃光,但多為“一日游”,事件性驅動對于周期板塊的驅動力有限。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