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報訊(通訊員 葛榮國 記者 俞林鳳)前陣子,消費者小何頻繁接到銀行電話,很是心煩。銀行的意思是,小何的朋友小李在他們銀行辦了信用卡,小李辦信用卡時填寫的聯系人小何。現在信用卡存在欠款情況,銀行沒辦法聯系上小李,所以就找小何了。
“我對自己被作為信用卡聯系人的事一無所知,銀行電話已嚴重干擾了我的正常生活,要求停止騷擾,消除影響。”小何向寧波市消保委電話投訴。
經調解,最終銀行系統中添加了備注,確保不再電話小何。
元旦、春節臨近,消費高峰將再次迎來,寧波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防范個人信息泄露而被肆意利用。
如何保護個人信息
能不填的盡量不填
能少填的決不多填
如何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措施,降低個人信息被盜風險?消保委工作人員給出建議。
不要隨意處置含有個人信息的快遞單據、交通票證和電子數據等。不要輕易在街上那些抽獎的、辦理消費會員卡的、免費診療咨詢等填寫個人資料,透露私人信息。
慎用網絡填寫個人信息。不隨意登記身份信息,盡量做到“有限提供”,能不填的個人信息盡量不填,能少填的決不多填。重視個人密碼管理,對于一些涉及金融消費的重要賬號,要通過綁定個人電子郵箱或手機號、加裝數字證書或申請U盾、定期修改密碼等多重保護措施,加強自我管理。還要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如在公共場所不使用WiFi網絡時,建議及時關閉無線數據功能。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