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國家安全部門在上海以“間諜嫌疑”拘留了一名日本籍女子。從今年5月起,因同樣理由被拘留的日本人已有4人。其中2人在接受審訊時,已承認自己是受日本政府的情報機關“公安調查廳”派遣,前往中國收集軍事及朝鮮動向情報。歷史和現實表明,日本是個非常擅長打諜戰的民族。全民收集,官民結合,是日本諜報的基本特點。
多年來,日本為謀求成為情報大國,逐步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情報機構群。
當前,安倍政府已采取措施,向海外使領館增派防衛駐在官,為今后打造諜報機構鍛煉和儲備人員。不久前,澳大利亞媒體曾披露,日本政府從2008年起向澳大利亞保密程度最高的情報機構——澳大利亞秘密情報局派遣了眾多人員進行間諜培訓,可見日本對于情報工作的重視程度。
日本國民的情報意識已經融合到了孩童時期、中學時期、大學時期的教育當中(包括國防教育)。日本歷史上就是一個情報國家,隨著中國的飛速崛起,他們迫切地想要了解中國的軍事、科技以及戰略部署情況。日本軍事雜志曾發文總結中國海軍實力,詳細評價中國現役軍艦的性能和數量,甚至對航母訓練平臺“遼寧艦”也作了全面介紹。公開發布的資料尚且如此詳盡,可想而知,被鎖在日本防衛省保險柜中的中國軍事情報又該如何?
去年,有關部門曾經抓獲了一名日籍嫌疑人,他攜帶測量設備,從甘肅慶陽出發,沿著秦嶺一路向東測量,后來闖入寶雞要地被抓獲。據稱,其準備秘密測繪解放軍二炮基地和中國的轟炸機工廠。感興趣的網友還可以看看日本在維基百科上關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的詞條,上面把中國二炮部隊的各個基地、裝備情況和打擊目標都寫得清清楚楚。
除了軍事情報以外,日本間諜對于中國國內的政治和經濟情報也非常感興趣。日本國內還有一本每年更新的暢銷書叫《現代中國名人辭典》,中國黨政要員、區縣以上人大、政協、司法、教育、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及國企等人名、簡歷、能力盡在其中,內容之詳實超乎想象。
回顧歷史,在情報戰這條隱蔽的戰線上,中國務必要提高警惕,任何時候都不可掉以輕心。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