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03日訊
金融等三領域再獲“政策紅利” 市場提振持續加注新動能
12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浙江省臺州市、吉林省等多地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全面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大幅降低發電煤耗和污染排放;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分析人士表示,對股市而言,意味著將迎來政策紅利,A股市場有望掀起一波“金改股”、“二胎概念股”、“環保股”行情。
29只房地產股進入交易異動龍虎榜
另外,房地產上市公司去庫存壓力仍然很大,證券時報股市大數據新媒體“數據寶”統計,144家A股上市房地產公司,今年三季度末累計存貨近3萬億元。其中,綠地控股存貨最多,達3571億元。萬科A次之,三季度末存貨3514億元。保利地產存貨量排第三位,有2871億元存貨。另外,招商地產 、華夏幸福 、金地集團 、首開股份 、金科股份 、中南建設 、金融街等14家上市房企三季度末存貨量都超過500億元。
近期房地產個股在政策關懷下,走出了一波強勢行情。本周一,房地產板塊在午后發力拉升,帶動整個大盤V型反轉。其中,萬科A、保利地產兩只地產股漲停。本周二、周三地產股強勢依舊,板塊漲幅依然靠前。
社保基金四季度以來浮盈逾320億元 10股脫穎而出
四季度以來,盡管A股市場呈現震蕩整理的態勢,但個股表現十分活躍,尤其是中小盤主題材品種表現更為突出,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在目前震蕩市場之中,社保基金的收益如何呢?假設社保基金四季度以來并未對三季度持有股票進行減持,那么四季度以來實現上漲的股票占社保基金持倉個股的比例達90.95%。從持股市值變動來看,四季度以來社保基金所持有的663只個股累計浮盈達320.76億元,其中共有603只社保基金持倉股四季度以來市值較三季度末有所增加。
注冊制提前到來可能性探討:國務院授權有先例 先推出后修法
在股災平息之后,市場對于注冊制的呼聲又起。
11月20日前后一則“《證券法》修訂推遲,國務院可能采取法律授權方式出臺意見解決,全力以赴明年三月注冊制要有結果”的市場傳聞便在坊間迅速擴散。
11月27日,對于上述傳聞,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目前,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有序開展。證監會和證券交易所正在組織研究與注冊制相關的配套規章和規則。”
房貸利息抵扣個稅可行性大 150萬元房貸月供至少減二成
“房貸利息抵扣個稅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真能實現的話,對房地產市場將會是最大利好。”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記者了解,財政部于今年9月8日發布了《財政支持穩增長的政策措施》,表示將要深入推進財稅體制等改革,適時推進營改增試點,推進消費稅改革,研究全面實施資源稅費改革方案,研究個人所得稅改革方案。11月份,國家領導人也在多個場合強調房地產行業要實現去庫存。
兩融余額小幅回升 凈買入格局重現
截至12月1日,滬深兩融余額報11982.10億元,環比小幅回升,融資凈買入格局重現。申萬一級行業板塊大部分實現融資凈買入,房地產 、傳媒和醫藥生物板塊的凈買入額居前,綜合、有色金屬和商業貿易板塊遭遇大幅凈償還。分析人士指出,上周五伴隨市場急跌,兩融余額顯著回落,但之后兩個交易日并未出現持續下降,加上凈買入格局重現,反映融資客博弈熱度猶在。
產能缺口巨大價格不斷上漲 六氟磷酸鋰產能擴張進行時
今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高速增長,上游鋰電池產業鏈成為上市公司募投最為密集的領域之一,并帶動了鋰電池四大材料之一的電解液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由于作為電解液原材料的六氟磷酸鋰的產能缺口不斷放大,今年以來,六氟磷酸鋰價格一路上漲并已接近翻番。在此形勢下,多家六氟磷酸鋰廠商積極擴充產能,以填補產能缺口。
恒立油缸借海外并購轉型液壓系統集成商
恒立油缸董秘丁浩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原先的計劃是尋求與哈威InLine的母公司哈威集團進行整體股權合作。雙方都意識到目前整體股權合作時機尚未完全成熟,餅需要一口口吃。但公司總算買到了自己一直想買的東西,本次收購后,公司的液壓泵、鑄件甚至整體的液壓戰略的推進,將迎來重大的機遇。
發改委松綁企業債發行 供給側改革嘗試中國版CDS
自2014年3月份首例公募債“11超日債”違約以來,2015年實質違約信用債再增7起,信用違約風險的沖擊波正不斷擴散。發改委昨日下發《關于簡化企業債券申報程序加強風險防范和改革監管方式的意見》,再次松綁企業債發行,并提出探索發展信用違約互換,鼓勵保險公司等機構發展債券違約保險。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中國版CDS的啟動。
打新資金井噴 9新股凍結資金逾2萬億
周二集中發行的8只新股的網上、網下發行結果昨日揭曉。8家公司網上、網下均獲資金追捧,并全部實施頂格回撥。資金打新熱情高漲,加上周一發行的凱龍股份 ,9只新股網上、網下合計凍結資金近兩萬億,凍資規模超出市場預期。機構認為,一級市場備受低風險資金的青睞,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新設打新基金參加新股爭奪戰,網下競爭將更為激烈。
燃煤發電機組2020年前須全部超低排放
12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對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堅決淘汰關停,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改造完成后,每年可節約原煤約1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億噸,電力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可降低60%左右。
宇順電子大股東脫身 “中植系”當家人上位
宇順電子今日公告稱,公司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魏連速的通知,魏連速正在積極推進控股權轉讓事宜,并于2015年12月2日與中植融云(北京)投資有限公司(中植融云)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魏連速擬將其持有的652.65萬股公司股份以1.63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中植融云,并同時將剩余的1957.94萬股股份對應的表決權不可撤銷地全權委托給中植融云行使。如上述協議最終實施,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解直錕。
老規則打新盛宴 4497次網下詢價動用逾萬億元
本輪首發(IPO)重啟后的首批10只新股日前啟動了集中申購,加上后續上市的18只新股,這28只個股將成為老規則下打新的最后一次盛宴。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此次已經進行申購的10只新股合計進行了4497次網下詢價,動用資金10055.87億元,平均每次詢價動用資金2.24億元。
11月解禁股減持市值環比增69倍
據統計,11月解禁股減持規模出現環比大增,合計減持市值為36.25億元(二級市場減持30.23億元,大宗交易減持6.03億元),比10月份增加35.73億元,為其69倍多,但仍為歷史較低水平。10月份解禁股減持市值為0.52億元,創出歷史最低水平。
商務部將向全國推廣杭州跨境電商經驗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昨日表示,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上,商務部是堅定的“促進派”,并稱在總結杭州綜合試驗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盡快向全國復制推廣,繼續推動我國跨境電商健康快速發展。今年6月,國務院專門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商務部表示,正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指導意見,積極構建適合跨境電商特點的監管體系和保障體系。
京東方投資大手筆:32億建數字醫院 逾11億投智能生產線
京東方A(000725)今日發布公告,公司擬投資32億元通過下屬全資子公司明德投資在合肥投資建設合肥數字綜合醫院項目,并擬向全資子公司北京視訊出資11.9億元用于實施整機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京東方表示,數字醫院是公司智慧健康服務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PCMH核心理念的線下載體。
IPO采用市值配售業務 下周舉行第二次仿真測試
《證券日報》記者12月2日獲悉,為了確保深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采用市值配售業務的順利開展,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定于12月7日-12月18日在深市獨立測試系統組織第二次仿真測試。據介紹,第二次仿真測試主要通過模擬深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采用市值配售業務的滾動發行,以及多種發行方式同時發行,檢驗市場參與各方技術系統的正確性。本次測試的內容包括:五批次IPO市值配售發行;2、LOF、ETF三天連續發行;可轉債上網定價發行。
民資參與國企改革 五礦集團與阿里擬打造鋼鐵電商
自11月28日公告,到12月2日正式簽約,五礦集團與阿里巴巴共同打造鋼鐵電商平臺一事終見分曉。昨日,五礦集團旗下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五礦發展”)與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創投”)舉行了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的方式,強強聯合,優勢互利,為所有在金屬供應鏈上開展價值創造業務的企業,包括個人提供服務,打造金屬交易生態圈,為處于“嚴冬”的中國鋼鐵業點燃一把火。
年底改革料提速 國企員工持股方案或近期出臺
業內人士表示,年底臨近,一些尚未完全落實的改革任務有望加快推進。除《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的利率市場化和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外,國企改革中關于員工持股意見的方案有望近期出臺,年底一系列改革舉措值得期待。
北京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有所“松綁”
北京市住建委起草了《關于加強本市商品房預售資金使用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通知指出,商品房預售項目網上簽約面積不足該預售許可證許可面積的二分之一時,房地產開發企業可自行支取專用賬戶內的資金用于工程建設。
四季度以來破凈股銳減逾六成 15股或逆襲漲升
昨日兩市藍籌股上演了一出狂飆大戲,以銀行為首的金融股在午后大幅拉升,同時帶動了地產、煤炭、電力、鋼鐵等周期行業聯袂走強。而藍籌股的大幅上漲無疑使得兩市的“破凈陣營”發生顯著變化,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顯示,僅從昨日一個交易日來看,就有工商銀行、興業銀行、中國神華、潞安環能、新鋼股份、華菱鋼鐵等6只個股成功甩掉破凈股的帽子,而截至昨日收盤,兩市破凈股也僅剩下15只。
11月機構調研574家公司 重點關注中小創和熱門概念
11月份A股月初大漲月末暴跌,在這樣的行情之下該怎樣選股?機構調研的路徑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風向標。記者在梳理機構的調研情況時發現,11月有574家公司接受了機構的調研,中小創以及一些熱門概念成機構調研重點。
兩市1059家公司近七成業績預喜 115家首虧“變臉”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截至12月2日,A股共計1059家上市公司發布了2015年度經營業績預告,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38.09%。業績預告類型顯示,1059家上市公司中,扭虧上市公司71家、預增210家、略增231家、續盈133家、預減117家、略減101家、減虧上市公司7家、續虧18家、不確定45家、增虧11家、首虧115家。
市場調整“野蠻人”強勢回歸 險資私募頻現舉牌潮
伴隨近期的調整,資本市場的門口的“野蠻人”愈來愈多,陽光私募、股權基金、險資,甚至個人投資者等依次登場。近日,中青旅(600138)、京投銀泰(600683)和承德露露(000848)相繼發布舉牌公告,上述三家公司11月30日上演的深V反轉可能正是由陽光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陽光財險的“臨門一腳”所賜。此外,經過此前的大幅下跌,諸多機構更加認可目前A股的估值,而和公募基金增倉做多股票不同,私募基金頻頻對上市公司舉牌的表現則顯得更加激進。
超三分之一核查藥品注冊申請撤回 十余上市藥企涉事
通過對自2015年7月22日以來關于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的重要公告所涉及的1622個受理號進行分析發現,截至目前,相關藥企公告撤回、不批準受理號數量已達212個,公告撤回、不批準率為13.1%;加上此前悄然撤回沒被公布的317個受理號,全部撤回、不批準率已超過三成,高達32.6%。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上述藥品注冊申請撤回共涉及14家上市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