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成人,四虎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久久,伊人精品久久久7777,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99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成人毛片久久久,久久精品99精品免费观看 ,99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免费,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90后郴州大學生回鄉調查:煤挖完了人該怎么辦
來源:澎湃 發布時間:2015-11-26 07:34:00

因阿拉伯數字寫得不好而被奶奶罵哭的女孩

因阿拉伯數字寫得不好而被奶奶罵哭的女孩

【題記】2015年11月,借堂哥結婚一事,我向單位請了幾天假回了趟湖南老家農村。除了參加婚事,其余時間我并未閑著,我騎著父親的摩托車繞著家鄉四處拍照。就在我行駛到村莊的最北邊時,不遠處突然傳來了一陣哭泣聲和呵斥聲,一個小女孩因為阿拉伯數字寫得差,她奶奶把她罵哭了,威脅著要送她到在珠三角工地上打工的父母那去。聽到這句話,小女孩立馬停止了哭聲。這讓我不由感慨,曾經認為讀書無用不如在家挖煤的家鄉人因為這點小事大動肝火。

近些年來,不少出身農村的文化人寫的回鄉調查筆記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我已大學畢業一年多,從事媒體工作,盡管能力有限,但作為一個農村人,對這個因煤炭發展起來的小鎮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當我再次回到家鄉,看到它的一景一物,感慨萬千。

我叫歐陽志強,我的家鄉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麻田鎮,那里曾以盛產煤炭而聞名。曾經繁榮富裕,如今凋零貧窮。

少數有能耐的人掙到錢都住在城里了,而事業卻還留在農村,等到煤炭資源被榨干榨凈,他們便在城里轉型做其他投資。絕大多數剩下的農村人則不得不背井離鄉去外地討生活,成為萬千農民工中的一員。

看到這樣的現狀后,我在思考:“過去我們總是向家鄉索取煤炭資源,等資源枯竭后,卻不顧一切地遠走他鄉,留下一個被掏空的家鄉,為何沒有人去想為家鄉發展做點事情?”當我把這話告訴一個在外地打工的朋友時,他反駁我,“難道回到麻田耕田種菜?會餓死的!”

我被駁得無言以對。現實確實如此,有什么理由放棄在外打工,回到家鄉后靠什么生存?

  時代真的變了,我的家鄉人啊,該何去何從?

“梅麻漿”人的共性

“梅麻漿”人的共性

除了麻田鎮,在宜章縣,還有兩個類似的地方——梅田鎮和漿水鄉,這三個地方的人在縣城被統稱為“梅麻漿”人。

由于產業和語言的相近,“梅麻漿”人通常很團結。從經濟條件上來說,其他鄉鎮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如梅麻漿,因此,在縣城里的人看來,梅麻漿除了能代表一塊盛產煤炭的區域,還代表著某種能量的存在,如:煤老板,暴發戶等。

當我還在梅田讀初中時,猶記得英語老師在課堂談及的一段故事,她老公是外地人,談及來到梅麻漿地區的第一感受就是:哪里都是黑乎乎的,到處都是“黑珍珠”,挖下來的鼻屎都是黑的,可以當做煤炭賣錢。

盡管三地都產煤,但富人只是極少數,他們在當地知名度都非常高,人們在茶前飯后很喜歡談他們的故事,無外乎兩點:一是猜測他們多有錢,有哪些產業,講述他們的發家故事,流露出羨慕的眼神;二是炫耀同他們的交情,講述與他們一起時的故事,給自己臉上貼光。

據我了解,梅麻漿三地的富人基本上是50后、60后,受限于那個年代, 他們大多小學未畢業。而70后、80后、90后(1990年-1992年出生)則大多讀了個初中或者中專、技校。女孩子不少都選擇去珠三角打工,到了20歲左右回來后便被安排去相親;男孩則去煤礦里干活,吃不下苦的人就會想辦法成為鄉村混混,只有很少數的人會選擇讀高中甚至大學。

普遍來說,“梅麻漿”人的學歷是偏低的,這與當地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因為有煤炭資源,大部分家庭都不認可“知識改變命運”,而對于那些混得不錯的“混混”,有的家庭會以此為傲。

不過,也有重視教育的家鄉人,他們大多是不從事煤炭生意的,或很早就從中退出來的,往往會這樣激勵孩子——以后你讀不出書來,就只有回家挖煤!

例如我的堂伯父一家。堂伯父在當地算是“高學歷”了,高中畢業當過民辦教師,毛筆字寫得非常好,早年做煤礦生意虧錢回來后,便安下心回到當地電視臺從事裝線工作,而堂伯母則在趕集日做起賣豬仔的生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家庭條件不如那些挖煤礦的好,他們一家都非常重視教育。如今,他家的五個孩子都讀出了書,從事的職業都是律師、公務員、醫生等。幾個孩子很有孝心,在縣城里為父母購置了住房。村里人一談及這件事,便對他家豎起大拇指。

從前,大部分“梅麻漿”人都是從事煤炭生產工作,也有些人專門做小賣部、飯店、木匠,或者開煤礦所需品的生意,如:販賣鐵軌、木頭等。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人以農業生產為生,以前大多數家庭還會養豬,后來富起來了就不養了,年前都是去豬場買只豬回來宰殺,但多少會種點菜供自家人吃。

麻田鎮以前的火車站,很早以前就撤了

麻田鎮以前的火車站,很早以前就撤了

曾經富裕的“梅麻漿”

宜章縣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知名的“煤炭之鄉”,位于湖南的南端,與廣東省樂昌市坪石鎮挨著,由于坪石鎮有火車站,通常“梅麻漿”人直接把原煤運往坪石鎮,再由火車把煤礦運到珠三角地區。從某種程度上,坪石鎮的繁榮有“梅麻漿”人的功勞,包括火車站站點的設置。

在這里普及一下梅麻漿地區開采煤礦的歷史:宜章縣80%的煤炭資源都集中在梅麻漿地區。早在唐代便有開采的記載,清代尤盛,“梅田”之名,就由“煤炭坑”演化而來。建國后,1951年5月,湖南省郴州專署財委會在宜章縣第二區開辦地方國營梅田煤礦。1962年初,為解決廣東省嚴重缺煤的困難,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提議,將梅田礦區劃給廣東省開發,成立廣東梅田礦務局。上世紀80、90年代中期的最興盛時期,全局職工及家屬超過5萬人,因煤而盛的梅麻漿地區到處車流不息、人流如織,一派繁榮。

  據長輩說,廣東曾經想把梅麻漿三地劃歸樂昌市,但湖南沒同意。

曾經運煤的鐵路軌道,如今很少再有火車通過。

曾經運煤的鐵路軌道,如今很少再有火車通過。

在梅麻漿地區,除了通過挖煤來獲得財富,還有一幫人做運輸,這是一個產業鏈。通常他們把煤炭運到坪石或者宜章,相對而言,他們更喜歡運到坪石,因為坪石老板給的價格高。在2003年運一車煤能掙到上千元,如果煤源廣,基本上可以做到1-2天1趟,甚至1天2趟,一月下來的收入相當可觀。

當時,縣城的房價只有幾百元一平方米。縣城房地產開發商也很偏愛來自梅麻漿地區的人,因為在他們眼里,這三地的人不差錢,又偏愛縣城的商品房,通常一個小區里住的全都是“梅麻漿”人。這些能夠住在縣城里的人都會購置一臺越野車,少有買轎車的,因為他們的事業還在農村礦區,而從縣城通往礦區的道路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破破爛爛的。

“梅麻漿”人對吃要求不高,有辣椒和肉就行。不過,他們對服飾卻很重視。曾經,縣城、梅田鎮的服裝店生意非常好,店鋪也是越開越多。從事煤礦工作的人,一旦有了錢,不少人都會高調地炫富,買金項鏈、金手鏈、金手表或一輛豪華汽車等。“窮的富不得,富了就了不得”是家鄉人常用來警示那些通過煤炭富起來卻揮霍無度的人,有錢就到處顯擺,難免會重新返貧。

那時候,一到過春節,都在比誰家買的煙花多、誰家開財門用的鞭炮大,除夕夜從天黑開始,煙花連續放到晚上11點,那樣的“盛景”自從煤窯關停后,再也沒看到過。

運煤與家用的拖拉機

運煤與家用的拖拉機

產煤重“癥”

村子里,通常有些地方會是村民的聚集地,午飯后大家都聚在這里閑聊,你說張家長,我說李家短,各談見聞。最常談的是:哪個村誰家的房子又陷進地里去了、誰家的人在煤礦里瓦斯爆炸遇難了或者受傷了、煤老板賠了多少錢等。其實,在煤礦上班是個風險很大的工作,雖然工資不錯,但無異于拿生命去掙錢。猶記得,年紀輕輕的鄰居因煤礦事故離世后,留下了襁褓之中的孩子,他們一家驚天動地的哀悼聲傳遍全村。

  從上初中開始,我對家鄉的未來就有深深的擔憂。當時,廣東梅田礦務局已全面退出,但梅麻漿三地的煤炭生意還算可以,“父輩挖完了煤礦后,我們這一代人還有煤礦可挖嗎?”這樣的擔憂傳遍了梅麻漿地區,人人深知煤炭越挖越少,后代前途堪憂,但面對利益的巨大誘惑,誰又會去管下一代呢?

我查詢了相關文件得知:梅麻漿地區從1950年探明煤炭儲量12800萬噸開采至今,最肥厚的煤層都基本采完。目前,剩下的都是些零星煤層、瓦斯突出的煤炭了,預計可開采時間不足10年。廣東梅田礦務局于2000年12月停產關閉,2002年12月16日宣布破產,其資產、管理劃歸湖南宜章。

我查詢了相關文件得知:梅麻漿地區從1950年探明煤炭儲量12800萬噸開采至今,最肥厚的煤層都基本采完。目前,剩下的都是些零星煤層、瓦斯突出的煤炭了,預計可開采時間不足10年。廣東梅田礦務局于2000年12月停產關閉,2002年12月16日宣布破產,其資產、管理劃歸湖南宜章。

隨著礦務局的全面撤離,梅麻漿地區由大繁榮轉入衰退。全縣下大力氣進行整治,關閉整合了大量小煤礦,煤礦企業從2006年的86家整合到2014年的17家,其中,梅麻漿地區剩11家。

小煤窯遍地生花的情況已不復存在,一批人開始南下打工,而梅麻漿三地也成了老幼婦孺聚集之地,年輕人不再選擇留在家鄉,覺得那是沒有出息的地方。

  現在的梅麻漿地區只有零星幾家煤礦還在茍延殘喘,以前的“黑珍珠”成了家鄉人難以言說的痛。稀稀落落的行人,四處倒閉的店鋪,隨處可見的是前往惠州市、深圳市等地的直達大巴宣傳單。如今,“梅麻漿”不再是幾大產煤重鎮,而是患有產煤重“癥”之地。

冷冷清清的麻田鎮街道

冷冷清清的麻田鎮街道

當煤炭行業開始出現危機時,那些路子廣的煤老板早早選好了出路,比如某村的富人在縣城搞房地產開發,專門向“梅麻漿”人出售;同時,還開了一間大型酒店。據我了解,煤老板中轉型做房地產商的最多。當然,也有一些富人則把希望全部寄托給了下一代,送其到海外留學,不做其他投資。

然而,在梅麻漿地區,大多數人生活條件還是很一般,甚至有的很貧困。當煤炭行業式微后,那些靠煤炭生存但沒掙到錢的人慌了手腳,坐吃山空后,不得不前往外地打工,成為農民工。男的通常是去珠三角的建筑工地,因為那里工資高,據說每天能有200-350元;而女的則在飯店里當服務員;年輕點的人由于文化水平低,大多選擇去工廠里當流水線工人或保安;而以前開過煤炭車的司機則選擇繼續做老本行,到外地幫人開貨車,收入不菲但很辛苦。不少爺爺輩的50后、60后也拖著年邁的身子出來打工,他們想趁著身體還行時掙點錢。

  其實,在外打工也有風險,尤其是在工地上干活的,經常會遇到老板拖欠工資的情況,由于缺乏經驗,往往束手無策。我的兒伴歐陽統軍,1991年出生,一個勤勞又有孝心的人,家庭條件差,父母有重疾。小時候統軍從高樓摔下來,腦袋被撞開,醫生特別強調他今后要少去高地。后來統軍到廣州在高地做焊工,因為這個危險的工作報酬高。去年在白云區一座大橋施工中,他不幸摔落身亡。他的父母得到了一筆賠償款,但喪子之痛至今難以撫平。

通常去外地打工都是抱團出去幫人干活,然后,再拉一些家鄉人來。比如在廣州某連鎖飯店里,干活的大多是梅麻漿三地的婦女,她們都是一個帶一個出來的;還有惠州某生產電子產品的工廠也類似,每到過年就會有專門的大巴接送梅麻漿三地的人。

通常去外地打工都是抱團出去幫人干活,然后,再拉一些家鄉人來。比如在廣州某連鎖飯店里,干活的大多是梅麻漿三地的婦女,她們都是一個帶一個出來的;還有惠州某生產電子產品的工廠也類似,每到過年就會有專門的大巴接送梅麻漿三地的人。

而留在家鄉的也有一些年輕人,他們大多都是做手藝活,很少一部分還在煤礦里干活,比如我們村里的某個80后男青年,他從事的工作就是幫人家建房砌磚,日子過得還可以。不過,大多數剩下來的是老幼病殘和婦女。梅麻漿地區以種植水稻為主,但由于主要勞動力出去了,很少家庭會從事該項工作,現在,我們村的土地大多都以低價承包給了一個80后煤二代。

就在我坐車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父親的朋友,聊起“梅麻漿”的未來,他嘆息道:"梅麻漿’以后將會是最窮的地方!”

曾幾何時,梅麻漿三地為廣東省和宜章縣的經濟發展做出巨大的貢獻,尤其是為處于改革開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區,輸出的煤炭超過1億噸。如今,梅麻漿三地的輝煌和繁榮已不在,直接的影響就是宜章縣的經濟發展,在繁盛期,宜章80%以上的財力來自煤炭行業,曾經的湖南省經濟強縣在梅麻漿三地經濟衰退后,也淪落成省級貧困縣。

麻田鎮還在運營的煤礦的工作人員

麻田鎮還在運營的煤礦的工作人員

轉向何方?

現在的梅麻漿地區到底怎么了?我能看到和感受到的是:一片片被挖空了的山地,雜草叢生。它的荒蕪自有家鄉人的看法:搞農業辛苦又不掙錢,來錢慢,掙慣了搞煤礦的快錢,不太愿意搞農業。

一個個難團圓的家庭,各奔天涯去謀生,親戚朋友彼此分離,只有在特殊的節日才能聚首一兩次,各敘天涯憂與樂。那些剩在農村的人,天真無邪的孩子、渴望頤享天年的老人、留在后方照料老人和孩子的婦女,都有一個強烈的愿望能夠和父親、兒子、丈夫常見,那樣的家才像個樣。然而,這樣的愿望卻不得不在生存的壓力下低頭。“沒了煤礦,在家鄉我能靠什么生存?怎么讓我的孩子、父母、妻子過上好的日子?我也不想離開家鄉,沒辦法!”一個在深圳工廠打工的家鄉人曾向我這樣抱怨。他抽著煙凝重地望著向北的方向,沉默…..

  時代真的變了。梅麻漿人,我的家鄉人!該何去何從?

荒草叢生的耕地

荒草叢生的耕地

就此事,我查閱了一些文件,并在家鄉走訪了解了一下。

文件顯示:2014年,宜章縣委、縣政府積極落實“落后小煤礦關閉退出”的戰略部署,轉型方向是發展農業項目。目前,梅田鎮建成2000畝甜竹筍基地、1600畝美國臍橙基地,年出欄牲豬6000頭的養豬場和1000畝茶場,農產品大部分外銷,已形成生豬養殖、肉牛養殖、果蔬種植三大特色產業。

  2013年,全鎮大力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種養基地9個、種糧大戶4個,完成造林4950畝,創辦了興農、金銀花、稻稻香、金桂果蔬等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漿水鄉發展了萬畝油茶,鄉鎮企業有煤礦、石材、竹木加工廠,利用大戶帶動,涉及苗木花卉、荒山造林、土木工程建設等行業。

水稻田和遠處的煤礦

水稻田和遠處的煤礦

同時,據我了解,在當地政府積極探索轉型中,不少煤老板及其兒子看到了機遇,開始轉型做起了農業,如麻田鎮、梅田鎮的煤老板養豬、麻田的煤二代租了幾百畝地養牛、漿水鄉的開了個油茶基地等。

在走訪中,一位梅田鎮官員告訴我,梅麻漿地區要轉型還是存在著許多困惑,不過,要實現從“地下”走向“地上”、從“黑色”變成“綠色”,已經有了一些思路。現在鎮政府正與原梅田礦務局子弟談反哺工作,其中,與深圳一家做新能源的企業談了有三次,打算在梅田建立一個煤化工企業,專門用來提取甲醇等新能源物質;還打算建一個大型的農產品展覽館,在里面設果園,可以搞親子游;建一個輕工業園和創業園,吸引更多人回鄉創業,并設法吸引珠三角的部分產業進行轉移。

在他的看法中,我可以體會到,梅麻漿地區轉型還是很重視原有的煤礦資源優勢,同時,把農業看作未來轉型的一大重點。

歐陽志強寫于2015年11月13日

更多精彩資訊>>>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