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11月20日,證監會制定并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市場定位;實施全國股轉系統內部分層,現階段先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逐步完善市場層次結構;引入公募基金壯大機構投資者隊伍;大力發展做市轉讓,建立盤后大宗交易制度,現階段暫不實行連續競價交易。
早在2014年12月26日證監會曾發布《關于證券經營機構參與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支持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等機構參與新三板業務,此后新三板市場行情持續升溫。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證監會《意見》出臺,是今后一個時期股轉系統健康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或成為年底前的重磅利好。易三板總裁王家耀指出,目前新三板掛牌門檻低,盡管有4000多家企業,但是良莠不齊,再加上新三板信息獲取的渠道較少,讓投資者難以做出價值判斷。“分層制度的推出,恰好幫助投資者有了初步的判斷。”
此次分層制度的推出,主要是針對掛牌公司差異化特征和多元化需求,降低投資人信息收集成本。對于新三板的掛牌公司來說,王家耀認為,這將促使它們對信息披露工作的重視:“近日中科招商因信息披露違規,被深圳證監局采取了責令改正的監督管理措施,相信未來新三板掛牌公司對這信息披露方面會更加重視,不僅是便利投資者作出判斷,也對企業規范運行起到促進作用”。
談到對《意見》中提出的股轉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的看法時,王家耀告訴記者:“優質的公司如果都轉到創業板去,新三板永遠只是股權定價、融資的功能,留不住優質企業。但我覺得相比于投資者來說,轉板試點的推出,對掛牌企業起到促進作用更大,掛牌創業板不管是對企業融資能力還是品牌推廣都更有利。”
為引導證券公司轉換理念,提升執業能力,《意見》鼓勵證券公司建立適應全國股轉系統特點的證券業務體系,培育全鏈條服務模式,支持證券公司設立專業子公司統籌開展全國股轉系統相關業務,不受同業競爭。王家耀分析指出,很多做市商還承擔了掛牌的任務,面對4000多家公司,做市商資金、實力嚴重不匹配,而《意見》中的規定,也算是間接為做市商擴容,預計明年還會出臺相應政策,讓基金、信托公司等更多機構加入做市商隊伍。(汪亞)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