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昨日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表示,財稅改革作為重頭戲,現在表露出與中央要求的時間表安排不匹配的跡象,似乎有關部門內部有爭議,可能要拖延,要警惕由于內部拖延而使得頂層規劃下的時間表再度被延遲。
賈康表示,面對當前新常態,要從供給側發力,把握中國經濟新趨勢,建立中國經濟新生態。十八屆三中全會給出全面改革頂層規劃之后,首先審批通過的就是財稅改革方案。
賈康認為,財稅改革方案抓住了預算管理改革、稅制改革、理順中央地方事權與財力劃分關系三大領域里的改革任務,而且方案給出了時間表。
“雖然財稅改革取得了種種進展,但是財稅改革作為全面改革的重頭戲現在表露出了與中央要求的時間表不相匹配的跡象。”賈康說,中央明確要求,財稅改革的重點和基本工作要在2016年做出來,現在6大稅種具體改革進展緩慢。
具體來看,首先,方案給出的時間表明確要求營改增在今年完成,全覆蓋所有行業,但距離年底還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能不能真正推進覆蓋房地產業、金融業拭目以待。
第二,資源稅改革在2014年已經有了比較好的鋪墊,但是2015年基本沒有資源稅從價計征覆蓋到煤炭行業后繼續推進的事項。按照邏輯應該推到金屬和非金屬產品礦產,包括對水資源的覆蓋稅收調節機制。
第三,消費稅改革,除了發揮必要的調節作用之外,實際上還要匹配中央與地方之間的財力格局的調整。營改增之后地方沒有大宗收入來源,消費稅按照設計思路要給出一大塊相對大宗穩定的消費稅收入,把它從生產環節推到銷售環節,而在銷售環節上的稅源可以交給地方政府,這方面沒有進一步的動態。
此外,環境稅、房地產稅、個人所得稅,這三個稅要立法先行,走完立法程序或者修改確立稅法之后才能考慮實際開征問題。但現在為止這方面的進展非常有限。
“對于房地產稅有關部門存在比較明顯的爭議,這種內部爭議很可能要拖延立法規劃的進程。”賈康表示,要警惕由于內部存在爭議和其他一些理由使得改革時間表再度被延遲。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