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報訊(實習記者張婷)記者從市交通委路政局獲悉,11月13日三元橋(跨京順路)將啟動換梁,利用三天時間完成換梁。今天凌晨,500噸吊車在現場吊梁,為換梁工作做準備。
市交通委表示,11月13日該橋整體換梁,近期每天凌晨零時至5時會占用京順路和三環路部分車道進行施工,請市民理解配合。
現場"最重"一段新橋梁吊裝就位
昨天夜間,記者趕到施工現場,新橋梁拼裝工作正在進行。
據城養中心副主任喬捷介紹,今天零時開始,一輛從秦皇島趕到的配重160噸、最重可吊500噸的大吊車吊裝編號為1、2的2片共6段的新橋梁,并吊裝就位。
其中包括一段重近54噸的新橋梁,該段橋梁也為新橋梁中最重的一段。
今天凌晨1:00左右,大吊車已將新橋梁中最重的這段橋梁吊裝就位,新橋梁拼裝工作完成過半。
據了解,新梁的臨時支墩共36個,已經搭建完成,預制新梁陸續運抵現場進行拼接工作,9片新梁拼接完成后重達1300余噸,已有5片新橋梁運抵現場。舊橋的臨時支墩已經搭設完成。橋梁V形墩加固已經接近尾聲。工程主角"馱梁車"正在進行調試,預計11月8日將抵達現場進行演練。
效率現場拼裝整體換梁交通影響縮至最短
由于在去年的“體檢”中,三元橋跨京順路橋“不合格”,市交通委決定對該橋進行大修,以消除橋梁存在的安全隱患。
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因施工對交通造成的影響,經專家反復研究論證,大修工程采用橋梁整體置換工法,這是國內首次在大城市重要交通節點采用該工法。
如采用常規施工方法,三環路交通影響至少2個月時間,而采取橋梁整體置換技術,橋梁的梁體為鋼制結構,新梁只需在梁廠預制完成后運抵現場拼裝后進行整體置換, 換梁階段為11月13日至11月15日,將影響交通時間縮至最短。
據喬捷介紹,在城市路網關鍵節點進行橋梁維修改造,遇到的最大問題已不再是橋梁結構本身,而是如何避免在交通高峰時段阻斷道路,減少施工對交通的影響。
橋梁整體置換工法應運而生,它可以迅速移走舊橋的整體結構,快速將預制橋梁架設到最終位置,該項工法2011年在昌平郊區公路西關環島首次成功應用。
保障9人專家團隊保駕護航鋼構件噴砂防腐處理
據了解,此次交通委路政局成立了由9名專家組成的團隊,分為設計方案組、馱車就位組和材料質量組,在對總體施工方案進行審查的基礎上,并對16個專項施工方案中的新、舊梁臨時支墩和鋼箱梁現場拼接等12個重點專項施工方案進行評審,這些都是在北京以往橋梁施工中不曾有過的。
開工以來共召開專家論證會10次,提出合理化建議43條。專家團隊為工程優質、高效完成提供了強大的理論知識、技術支持和經驗保障。
記者了解到,建設單位北京市城市道路養護管理中心要求預制新梁的廠家在鋼構件使用的鋼材全部采用首鋼生產的橋梁專用結構鋼,全部采用噴砂防腐工藝進行處理。
為確保箱梁尺寸精確,鋼材采用數控切割下料,確保尺寸滿足精度要求,重要位置的焊縫采用機器人焊接,為后期整體置換精準定位和順利完成奠定基礎。
吊車正在將新橋梁吊上臨時支墩 攝/法制晚報記者柴程
更多精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