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追隨》
成本:6000美金
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家有一次被小偷光顧,之后他就經常想象,那個闖入者是怎樣的想法與活動。
這個點子,慢慢就發展出他的處女作長片《追隨》的靈感。
故事中,游手好閑的比爾靠尾隨別人打發時間。
有一天,當他尾隨商人柯布被后者揭穿后,身不由己卷入了一個兇險的犯罪漩渦中。
最后,他發現自己成了一個天衣無縫的騙局的犧牲者。
當然,如果仔細推敲,天衣還是有縫的。
但諾蘭的功力在于,讓人在第一遍看時完全忽略掉bug,并在結尾乍然一驚。
與強大的劇本形成對比的,是6000美金預算下的寒酸拍攝條件。
全片基本上依靠單鏡頭完成,諾蘭還利用攝影師的職務之便,從片場順了一些器材。
所有的臺前幕后人員,都只是兼職拍片,甚至有些人只有周末才能抽出十幾分鐘參加。
電影采用了紀錄片的風格,不得不拿自然光當主要照明,所以角色經常是站在窗邊的。
而全片的黑白畫面,更像是晚誕生了50年的黑色犯罪片。
諾蘭以倒敘為主體,又將時間線徹底敲碎,然后以一種古怪的手法拼貼起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追隨》可以說是他的一次實驗,在之后的《記憶碎片》、《致命魔術》得到了更大規模的運用。
在把玩敘事結構的同時,諾蘭也不忘將他對世界和人性的看法加載到情節中。
同時也包含很多有趣的彩蛋,比如柯布是《盜夢空間》主角的名字,而他執導的蝙蝠俠則也提前在此片做了“預告”。(文/方聿南)
PS.這文發在公號時,好多人留言為什么沒有《活埋》。解釋一下,《活埋》的制作成本足夠把上面九部片打包起來拍三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