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死亡密碼》
成本:6萬美金
對于低成本科幻片,有一個瘋狂又獨特的點子,就有了劇本的一半。
本片的點子是:
自然語言是可以用數字解釋的,若找到這些數字的模式,可以應用到自然界萬物。
猶太天才數學家馬克西癡迷沉醉于數字的世界,逐漸接近了這一規律。
他發現過去十年來股票市場的波動,都可以由一套數學模式做出解釋。
但研究這一密碼,也引來神秘力量的阻礙,使他不斷出現劇烈的頭痛。
與此同時,從華爾街的金融大鱷,到猶太神秘教派,都開始糾纏他。
說到導演達倫·阿倫諾夫斯基,你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夢之安魂曲》或《黑天鵝》。
而最初令他在業內嶄露頭角的,是這部導演處女作《死亡密碼》。
雖然只花了六萬美元,采用黑白攝影,卻拍了足足兩年,比許多一線制作還耗時。
影片斬獲圣丹斯電影節的導演獎,翌年又摘得獨立精神獎的最佳編劇處女作獎,讓阿倫諾夫斯基進軍主流影壇。
影片用晦澀深奧的混沌理論為引子,講了一部扣人心弦的科幻驚悚故事。
非好萊塢的敘事模式成為了最大的優勢,從故事設定到觀念,都有叫人眼前一亮之感。
尤其是不走尋常路的開放式結局,給人一種白駒過隙間一窺宇宙之秘的玄奧。
超爽的觀影體驗和無窮的回味,足以讓人忘掉這是一部低成本的黑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