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醫院取消編制 專家:公益一類應嚴格限制編制管理 編內編外不同命
高校醫院取消編制: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尾巴早晚會被割掉,接下來,與之相關的編制改革也將有序展開,尤其是關于公益一類、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編制如何設立,成為關注的焦點。
“公益一類的編制應該嚴格管理,公益二類的編制可適當放松。”楊宏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完全靠財政撥款,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依靠財政撥款加公共服務收費兩個方面。對于依靠公共服務收費的單位,所有聘用人員都納入編制管理,再由財政撥付經費沒有必要,“它事業發展得好壞取決于兩方面,一是完成政府規定的項目,二是通過提供社會服務并收取費用,從社會單位或市場中獲得一部分資金,如果完全由財政撥款,反而不利于提高運行效率。”
但是,公益一類承擔義務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其經費需由財政予以保障,但這并不是說,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就不能利用市場機制。在實踐中,很多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將門衛、保潔、食堂、資料整理等事務,外包給勞務公司或其他機構,這樣既精簡了人員編制,也有利于提高效率,改進服務。
楊宏山也提及,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在運行中,也可以引入PPP運作機制,通過單位購買勞務服務的方式,引入企業、社會單位和勞務人員,承擔事務性工作。
隨著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基本完成,工資、養老保險等改革方案出臺完畢,從2011年開始啟動的新一輪事業單位改革的上半場已經暫告一個段落,對于下半場的改革,竹立家坦言壓力很大,“下半場的改革內容主要包括事業單位的編制創新改革,編外人員的安置以及高校、醫院等單位取消編制管理等,目前看挑戰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