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上午9點30分,隨著最后一節鋼箱梁的焊接完畢,由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江門工程建設指揮部負責建設、中鐵十一局集團承建的廣州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成功合龍,標志著南沙港鐵路全線重難點控制性工程建設取得重大突破,為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新聞網8月12日)
廣州南沙港鐵路是首條進入廣州南沙自貿區境內的貨運鐵路,貫穿江門、中山、佛山及廣州四市。該鐵路正線全長約88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為雙線貨運鐵路(正在辦理變更增加客運功能)。此次合龍的跨西江斜拉橋位于廣東省江門市境內,該橋全長1117.5米,屬鋼箱混合雙主梁結構,主跨跨徑600米,設兩座H型橋塔,塔高分別為208米和200米,共有96對斜拉索,是世界雙線貨運鐵路建設史上同類型“世界第一跨”。
廣州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后,將成功打通大灣區海鐵公聯運“最后一公里”,實現灣區內港口、鐵路、公路一體連通。南沙港鐵路工程自既有廣珠鐵路線上的鶴山南站接軌引出,途經江門市鶴山、蓬江,佛山市順德均安,中山市小欖、東鳳、南頭、黃圃,廣州市萬頃沙至南沙港站,向南延伸至南沙港區南部車場,線路全長88公里。該鐵路建成后將實現港口、公路、鐵路全部連通,廣州南沙港的貨物通過接駁現有的鐵路貨運網絡向全國乃至歐洲運輸,同時形成立體式交通運輸網絡,將有利于實現海運和鐵運優勢的資源整合,發揮“海鐵聯運”“海公鐵聯運”的功能,實現物流運輸的革新。
廣州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后,將更好推動珠江流域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商貿往來提供服務。南沙港鐵路是珠三角西部貨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貨物以“公鐵聯運”形式通過中歐班列轉關出口,集裝箱班列將可直達歐洲。在這一模式下,國內外貨物均可以充分借助廣州南沙保稅港區的保稅功能、樞紐功能和海運優勢,也能直接享受到中歐班列的便利,通過推動中歐班列過境多式聯業務的落地,創造更高的效率和效益。
廣州南沙港鐵路建成通車后,將有利于降低大灣區物流成本,助力南沙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廣州南沙港鐵路為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交通重點項目,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主要承擔中南、西南地區外貿集裝箱、能源及重要原材料運輸任務,是大灣區發展多式聯運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南沙港鐵路建成后實現港口、公路、鐵路全部連通,形成立體交通網絡,提升通關便利化,完善區域發展交通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大灣區物流效率,縮短物流周轉時間,降低區域綜合物流成本,從而助力南沙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
南沙港鐵路跨西江斜拉橋順利合龍,以促進海陸空多式聯運之間聯系及整合搭建智慧交通物流服務系統,將帶動大灣區物流一體化,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物流樞紐,推動大灣區智慧物流產業的創新升級及跨越式發展,進而助力南沙成為世界級鐵路物流樞紐。(朱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