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全面提升規范化管理水平。按照教育部、財政部開展“學生資助規范管理年”活動的要求,以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受教育權為核心,堅持從嚴治理政策、從嚴執行政策、從嚴規范管理,堅持問題導向、責任導向、實效導向,推動學生資助工作科學規范發展,嚴格規范我縣各校學生資助管理制度與政策執行,清理解決政策縮水變形、執行走樣等問題,各部門和學校要落實自身責任,嚴格政策把關,切實強化資格審查,規范管理制度和資助程序,加強監管力度,全面提升學生資助規范化管理水平。
二是全方位推進精準資助。積極探索精準資助工作機制,瞄準資助對象,從精準識別、精準資助、精準管理三個方面入手,著力解決受助對象“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指向不準、針對性不強”等老大難問題。一要通過信息采集、評審評議、抽檢核實將符合條件的困難學生識別出來,建檔入庫;二要按各學段國家資助政策分出層次、拉開檔次,杜絕搞“平均主義”;三要對受助對象和資助資金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實時掌握情況,嚴格審核相關信息,及時、足額、規范發放每筆資金。
三是努力構建高效宣傳工作機制。各校要高度重視學生資助宣傳工作,強化資助宣傳體系和工作機制,把資助宣傳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明確主管領導和具體負責人,做到宣傳關口前移、宣傳重心下沉、宣傳手段創新。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微信、政策手冊、入戶宣傳等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學生資助政策和工作成效,切實讓學生資助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讓老百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四是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對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和執行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重點解決資金配套不足額、資金發放不及時、資格審查不嚴格、資金管理不規范等問題,建立和完善學生資助監督檢查和專項審計制度,落實責任追究機制,嚴肅查處各種違規違紀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