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民生工程實施效益,助力精準扶貧,淮北市相山區以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扎實推進農村低保動態管理。截至9月6日,相山區農村低保救助1.16人/次,發放資金328.28萬元。
一是嚴格審批程序。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申請,一律以家庭為單位書面形式向鎮辦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證明材料。區民政部門、鎮辦和村居干部分別組織人員入戶核查,重點查看申報對象人口數量、身體狀況、經濟狀況、入戶調查、民主評議等情況,詳細核實低保對象的基本情況,嚴把“入口關”。
二是完善動態管理。根據家庭經濟收入狀況、人口及財產變化情況,及時進行核實調整,適時調進調出。堅持年度集中復查復核與日常動態管理相結合,對不符合條件的及時取消,對家庭收入發生變化的及時調整補差標準,力求做到“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不錯保”、“不漏保”。強化低保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確保信息錄入、上傳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實現了對低保對象的動態化管理。
三是強化公開公示。堅持群眾評議全覆蓋,公開公示常態化,通過政務公開網、民生工程信息公開公示欄等媒介,對低保工作的政策、程序和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的情況進行公開公示,并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
四是健全檔案管理。建立規范完整的農村低保對象檔案,強化痕跡管理;實行一戶一檔的規范化管理,在完善資料歸檔的基礎上建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低保戶電子檔案臺賬,對農村低保對象相關資料檔案進行系統化管理,進一步增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管理質量。
五是加強資金監管。對農村低保資金實行專戶管理,保證低保資金及時到位,避免擠占挪用。按照專戶管理、??顚S谩⒌脑瓌t,實行社會化發放,確?;菝裾卟徽鄄豢鄣芈涞綄嵦?。同時,加強對低保資金的監督檢查力度,規范資金使用,糾正低保資金發放不合理現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